返回

第六十七章 奔向东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七章 奔向东北 (第3/3页)



    当然此时的产品质量都是很有保证的,哪像后世的产品,压缩机都是国产的,问题多多的,铜管给换成了铁管,问题也是多多的。还有什么噪音之类的问题。

    在后世中,吴志就曾经想个电冰箱自己用的,结果一上网搜索,顿时就让吴志那想买冰箱的兴致浇灭了一大半。因为很多的用户都说很后悔买,那些冰箱动不动就是一天小修两三天大修。而且还有很多用户说很怀念**十年代的冰箱,虽然不怎么好看,但是质量很有保证。这也是吴志为什么敢推出五星级的售后服务。

    至于正在外面跑的吴胜利此时都已经推进到了河北省了。当然跑了这么多的地方,花的时间也不少了,花了整整七十天的时间了,都已经到了12月中旬了。

    此时的北方的天气可是冷的很咯,不过看着钱的份上,吴胜利和其他人都坚持了下来。说真的,这样的度算是快的。当然辛辛苦苦了七十多天了,收获却是不少了,先别说彩电,洗衣机,就是季节性很强的冰箱和空调依然是卖的很火,那些想买家电的人,哪管你冬季不冬季,先买回家了再说。唯一比较惨的就是美的的电风扇了,从南昌一直跑到山西的时候才卖完,吴胜利也被电风扇累的够呛的,气的吴胜利再也不卖电风扇了。

    而后,在经过河北的深耕后,吴胜利就越过北京直接奔向东北了,那里还有着尚未开的大金山。

    东北作为中国重工业基地,其经济异常地繁荣。在清朝末年就由日本的企业在此设厂,利用这里的煤、铁、石油资源,主要展军工。日本在此一直经营到抗战结束,所以这里的基础工业设施比较完善,解放后,这里产出新中国第一桶石油,第一台机床,第一辆汽车等等。建国初期,全中国不知道有多少矿产,木材,电力,钢铁,粮食,是从东北运出去的。

    其实东北经济的繁荣从辽沈战役之后就初露萌芽了,当时东北有大量日本关东军留下的工业产品和兵工厂,东北的资源也比较丰富,后来在一五计划中,东北产生了诸如一汽、鞍钢等国营大厂,成为了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后来随着沈飞等高科技产业在东北落户,进一步奠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位。

    (各位书友们,虽说小沈阳,不差钱,可是作者却很差票啊!!希望大家能够多投票,多收藏,多推荐,多打赏,就算是慰劳一下1985jx了,哈哈。先谢谢你们了!!)

    &1t;ahref=.>.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