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八章 日本人的疯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八章 日本人的疯狂 (第2/3页)

,想必就会有大事情生了。”

    “嗯,你们分析的真是很有道理了。不过你们怎么确定在未来的一两个月内,日经指数会继续上升而不是下跌呢?”

    “哈哈,小志,别忘了我们是做什么的,从哪里来的。”

    “别废话了。快点说说吧。”

    “好的,日本股市跟我们香港股市一样的,都是允许做空的。按照日本股市的情况,要想获取的最大利益的话,那就是做空期指。按照我们对国际游资的了解,他们不会放弃任何潜在的利益,也不会因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所以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应该会选择做空期指。而想要做空期指的话,那就得买进指数看跌期权,而此时,国际投行们还没有动手。

    再加上日本地价和房价连续高涨3o年的“土地神活”或“房地产神话”,使人们形成了地价和房价永远不会下降的预期,这不合理地刺激了房地产购买需求,大量的购买需求又刺激了价格的持续上涨。

    由此日本股民的疯狂的盲目地坚信日本的股价、地价都会继续呈现“右肩上扬”的上升趋势,因此继续不断地大量购进股票和土地。

    广场协定之后,日元从一贯的低汇率开始急升值,货币流动性过剩急剧增加,大量的热钱涌入房地产和股市,一方面企业全部向股市融资,一方面银行将资金全部投放房地产。所以我们才认为这一两个月内会继续上上升。

    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有涨有落。如果相信会涨而继续买进的话,必然会走向反面――跌价。上涨得越高,下跌的幅度就越大。日本有句谚语――“山越高谷越深”。按照我们中国的话来说,物极必反。

    不过我想,在疯狂的股价和地价面前,日本人忘记了这条教训。以及国际投行们的投资习惯,我们估计也许在两个月以后会有什么大事情生的吧。”

    吴志也想到,当时由于日本的产品大量出口,企业挣得的外汇源源不断地涌入日本的银行。银行收到这么多存款后开始犯傻:该怎么办?于是,放贷成为日本各大银行的当务之急。樱花银行从董事到各支店的员工,每人都有放贷指标。最多时,一个普通员工每个月的放贷指标高达2亿日元。

    结果,那些背负指标的银行职员如同做传销一般,先从自己的亲戚朋友下手。只要你有工作(哪怕是临时工)、有住址,都可以轻易地获得贷款。如果你有房子或土地作担保,那么贷款的金额都可以过百亿日元。

    于是,东京湾海底的无名地块,也被人当作了向银行贷款的担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