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新世纪的一声(下) (第2/3页)
肥联;自只的抱负,那都对不起老天爷给呢的众个机会了六※
吴永成马上就明白了,这也就是说,李昌平的这份信,在上一次总理一人批示的情况下,这一次是被政治局七位大常委统统批示了一这不是和自己在前世时所经过的情形一模一样吗?!
唉,李昌平啊李昌平,看来在这个异世之中,你还是摆脱不了丢官离乡的命运啊!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李昌平接下来的命运,即使吴永成不用去实地了解,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万
在他的前世之中,也是在五月的时候,中央调查组的调查报告送到了总理朱铬基的案头。
朱馆基看了报告后批示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虽非全面情况,但问题在于我们往往把一些好的情况当做全面情况,而又误信基层干部的报喜,忽视问题的严重性。
不仅如此,他还请锦涛、岚清、家宝同志阅示,并请计委主任、财政部长认真看看。抄报湖北省领导。
***在批示中对来信反映的情况表示忧虑。
**在批示中特别提出对一些地方的撂荒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粮食工作会议除贯彻落实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外还要强调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
可在调查组走后的一个多月,也是李昌平最为孤独的一个月一在那些日子里,监利电视台没有了他的镜头。《监利报》用“棋盘乡领导人”代替了他的名字。即使走到县里开会,他不得不单独坐一个位置
因为没有人愿意和他坐到一起啊!散会后,他又不得不最后一个离场。
可以说,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闲暇的下班时间,李昌平这个时候,没有了一个可以谈心的政界朋友,因此。他也在碰到监利县官场上的朋友,就不得不视而不见了。
到了后来,因为他的上书,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湖北省随即要求李昌平在棋盘乡进行一场解决突出问题的改革试点,这也导致了监利县的大动作整改撤并机构、精简人员、压缩开支,有效地减轻了监利县农民的负担,促进了监利县的展。
在这场整改中,由于省地工作队的参与,监利县随即出现了一些新景象:县“四大班子”领导的专车取消了,全县四十辆编轿车被收缴或拍卖;一些重复设置的机格合并了,人员精简了:原来只有五、六百块钱的干部,现在每月又少拿了o元;一些乱收费的单位的特权受到了限制
但这场整改,为此也接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由此,被影响升迁提拔、被精减清退的一部分人,埋怨李昌平那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在事后,有记者采访李昌平谈到所谓“监利经验”时,李昌平直言不讳地说:省、地、县工作队,计划在棋盘工作一个半月,课实际工作时间只有一个月。这一个月的时间。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农民负担卡”到户,把负担总额定在38口万以内。把这件事情做好了,工作队任务就可以说完成了。“三农”的问题非常多、也非常复杂,监利改革两个月的时间都不到就取得了“经验”这种经验有什么价值呢?
这场改革,对有些领导而言,是一场政治游戏。对李昌平本人而言,则是一场痛苦。
几个月后,当地提出要将李昌平调到外市任副市长。
组织部门找李昌平谈话,说道:李昌平,你知道不知道,你已经是咱们监利县最不安定的因素了。咱们县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局由你挑,但你就是不能在这干了。
于是建议他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他最终的考虑结果是当年九月,递交辞呈,南下去了深圳蓝田公司做经理。
这场改革,注定是以改革始作俑者“走投无路”为结局收场。
辞职离开他所热爱的仕途,也许是“叛逆者”要付出的代价。
这就是吴永成前世所经过的李昌平上书事件的全过程。
这个现象其实说穿了并不奇怪,减轻群众的负担,就是减少干部的利益和特权。所以各级都在叫农民负担重,可谁都不愿落实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即使在监利县,一般乡镇欠债都在千万以上,每一位领导都不希望债务炸弹在自己的任期内爆炸,但棋盘眼前进行的改革,就是在提前引爆炸弹。
因此,呢李昌平此举可以说是犯了众怒,即使当时有中央政治局的七个常委,对李昌平写的那封信都作了批示,那也山高皇帝远的。照样就成了一场悲剧!
不行,既然自己来到了这个异世,那就要想方设法为李昌平做一点事情,绝对不能让这个当代的“唐吉河德”再重新上演这场悲剧了。
想好这些之后,吴永成马上对自己的四姐夫说道:“四姐夫,对于棋盘乡以及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