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重返永安(上) (第2/3页)
海民专用,也算兑现了自己当初的承诺,另外一部由办公室统一安排,保证王海和刘建荣地工作需要。
张海民、王海、刘建荣等信赖的几个中间骨干,见吴永成在尚未见到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就对他们如此大方和信任,更激了工作的热情,顿生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大大加快了各项工作的进展,使得原本需要一个月的机器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硬是在半个月之内,与工人上岗技术培训同时结束。
此时,吴永成已经先后为这个公司,投入了将近四百万的投资。他自己也在这半个月之中,累得掉了将近十斤肉。要不是他身体一直很好的话,早就累得趴下了,把文丽心疼得直掉眼泪。
而吴永成乐呵呵地笑着说道:“创业嘛,不吃一点苦,怎么才能知道创业的艰辛呢!要是光靠倒卖邮票来挣钱,那钱也来得有点太容易了吧。来的容易的钱,别说是别人了,就是自己也不会珍惜的。”
四月一日的时候,“中讯通讯器材有限公司”隆重投产开业传呼机的商标,吴永成也图省事,直接把中讯两个字套用了过来,并且到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登记。
此时,相关的专利申请。也在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快捷的办理。
开业那天,文涛倒是再次挥了他在京城人缘广地优势,把相关部委的一些领导人都请到了现场,就连从来不愿出门、参加这种奠基、开业之类活动的文老爷子,也破例在现场转了一圈。
这可是办实业、为国争光啊!这又不是依靠老爷子的权势,搞什么官倒的勾当!
当天,文涛很为自己骄傲了一把。
当然忙得最多的。还是王海、刘建荣等一批工作人员。
而公司的主人吴永成,在接待完相应的领导和来宾之后,却低调地躲到一个房间里去睡觉了。
这几天,实在是把他累坏了:既然文涛想出吧风头,那就随他反正这也是好事。
中讯公司是得以顺利开业了,有文涛等人在那里主持正常地生产经营,吴永成又开始了他另外一个工厂的投资、建设。这个工厂却是与农业有关的一个项目饲料加工。
在吴永成从j省会到北京之后,就于正月十六亲自上门去拜访了饲料研究所的负责人。
因为这个研究所,自从八零年的时候。就已经和鱼湾村一直保持着技术方面的合作,所以在十多年的合作当中,获利颇大,也知道鱼湾村的奇迹,就是这个叫吴永成的年轻人,一手创造出来地他们在鱼湾村工作的期间,耳朵里都塞满了老百姓们对吴永成的赞誉,因此。对吴永成提出再次合作的意向,满口答应。
饲料的研制工作,比中文传呼机简单多了,这也是饲料研究所多年来一直进行研究的课题,在经费、人员方面,也不是什么问题。
因此在全体研究人员和所领导的齐心协力之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研制出来了吴永成所需要地固体饲料,而且经过科学的对比试验,效果一点也不比直接用蚯蚓喂养差。其中最大的一个有点,就是便于运输,省却了大量的劳动力,易于被老百姓们所掌握喂养的技术。
只是那一段时间,吴永成一直忙于中讯公司的投产筹备工作,无暇顾及到这个项目而已。
现在既然中讯公司已经进入正常地运行轨道了,吴永成又给公司财务留下了一百万地流动资金。规定:一万元以下的开支。作为总经理的文涛有权决定;而一万元以上的报销,必须由他这个董事长亲自把关方可生效。
把中讯公司的那一摊子事情移交出去之后。吴永成清点了一下自己目前手中的资金:除了股市中还持有的大量股票之外,他从股市中提取出来的一千五百万现金,中讯公司前后投入五百万元(包括那一百万的流动资金),还余一千多万元,应该办一个大型地饲料加工厂,那是绰绰有余了。
至于将要开办地这个饲料加工厂子,吴永成并不准备让它单独存在,而是先打算先在j省投资成立一个农业综合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一千万,然后把饲料加工厂划入公司名下。
他这么做,也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一者是目前他地各种工作手续,都还在j省存放着,他又是j省省委树立的创业典型,那他就得在j省也得做出一点动静来,以备东山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