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点拨(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四十一章 点拨(上) (第1/3页)

    吴永成和文丽带着女儿小敏,于腊月十七(二月一日)回到了鱼湾村。

    在回家之前,吴永成得知文涛已经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场地之后,也和他相跟着一起实地考察了一番。

    那是位于北京三环之外的一个国营企业,原来是生产落地式收音机为主,企业共有员工三百多人,建厂于五十年代,也属于“大跃进”那个时代的产物。

    这个厂子的产品,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相当火爆。京城里不少高级领导家中,都有他们厂落地式收音机的影子。甚至于有的人说,人民大会堂某个厅中,都有他们的产品。

    只是由于近几年来,收录两用机的面世,大大地冲击了收音机的市场销量。而他们这个厂虽然说规模不大,却也是属于区直属企业,也划归在计划经济之中,不能擅自根据市场,调节自己的生产那得主管的区工业局点头才成。

    同时,因为这个厂子曾经的辉煌,也使工厂的领导和职工们,不能正确面对市场新的变化,几年过去之后,当再想进行技改转产的时候,已经被市场远远地甩到了后面。

    当吴永成来到这个厂的时候,厂子已经于去年停产了,厂里也只有几个领导,算是看门守摊的吧。

    不过,到底是位于京城的国营工厂,倒架不掉势。

    当留守的厂级领导们,听吴永成说明来意地时候。根本不承认他们厂子是因为效益不行而被迫停产,只是说工厂正在进行正常的设备检修,暂时停产一段时间。也不可能有空余的车间,租赁给他们使用。

    吴永成见势,也没有继续和他们进一步地谈下去,他知道,在这个时候,自己即使拿下来这个租赁合同。那也得付出不必要的高昂代价。

    反正文海他们的研制工作,此时也只是刚刚开始。万一两个月之后,研制成功了的话,大不了,他再到别的地方办工厂。

    实在不行的话,他还可以选择j省地省会l市,那里的人工工资也好、地价也罢。可都要比京城便宜不少的,这样还能大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呢!

    而他之所以先选择在京城办厂,除了离家近,便于自己和文涛的生活之外,还考虑到的一个因素,就是消费者都比较迷信带“国”字头的企业,他可是给产品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中讯”地。

    所以,当吴永成他们退出这个工厂之后,文涛提出要给当地的区委领导打电话。吴永成婉拒了他的这个建议:一者,现在还不需要马上就进行生产场地的租赁;二者,吴永成不想在正常的经营之中。乱搬救兵,以上压下。

    既然是正正当当的创业行为,那就要按照正常的市场行为来进行。

    不管是什么行业,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像文涛上一次以权势压人的强势行为,只能偶尔为之。如果一味这么强行下去地话,那就势必会给别人造成一种坏的印象,在行业之中。会被人指责欺行霸市,如此长久的话,那在生意场上,也就不会再有人和你打交道了!

    这也是为商之大忌也!

    当然,吴永成也不会迂腐到别人恶意欺上门来地时候,还一味和对方讲究什么游戏规则,这也是他为什么要让文涛,来帮助他管理这个企业的一个原因算是搬钟馗压挡小鬼吧。

    进入腊月之后。吴永成就开始和文丽商量。一起回鱼湾村陪父母过年的事情了。

    按照中国多少年的老习惯,过年的时候。不管作为儿子的,身在何方,都要尽可能地回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