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 有钱难花的郁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十二章 有钱难花的郁闷 (第1/3页)

    吴永成对文涛没有采纳他的那个建议,倒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因为吴永成知道,在人们多少年的潜意识之中,像这种科研性的大型研究课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那一贯都是认为由国家来出面投资的,民营企业牵头注资资助国家研究机构,共同开、研制某种新产品的,还真没有过先例。

    一者,是因为从建国以来至今,国家一直把这一种的科学研究列为政府行为,并没有开了与民间合作的先河。

    二来,多少年来,民间能控制的资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国家就是允许民间机构参与,社会上也没有人能有那个能力。

    熟悉建国以来历史的大家都知道,自建国以来,经过了几次大规模的运动之后,民间拥有大量个人资本的现象,就基本上不存在了。

    更何况,还经过六十年代初期三年自然灾害的“考验”,和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即使有几个“漏网之鱼”,在这接踵而来的天灾和**面前,也都变成了一穷二白的、真正的无产阶级者了!

    在这种情况下,能填饱肚子,就算万幸了,哪还敢有什么别的念头?!

    既然文涛对这个建议不感兴趣,吴永成也就没有继续把这个话题谈下去。

    因为,他自己虽然是两世为人,但在前世之中,吴永成更多的时间,都是生活在与农民紧密相连的农村了,对那些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并没有涉及到许多。

    而自从来到这个异世以来,多一半的工作时间。除了整日面对官场上的那一切日常事务之外,就是考虑怎么才能尽快把当地的经济展起来,也没有用过多地心思。注意电子产品这方面的信息。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虽然吴永成知道自己是个穿越者,有着别人所不及的一些先知先觉,可这并不等于自己就是一个全能地天才。

    所以,他也只是就这个议题。给了文涛一个建议,文涛现在心里没底。也想把他拖下水,他也只能是先河文海这个电子技术方面的专家,了解一些具体的情况之后,才能确定是否和文涛一起,投资赞助文海所在的那个电子研究所,开展对传呼机产品汉字化的研制。

    “永成。你先别考虑那些比切合实际地问题了,还是想想,怎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不费力地就能赚到更多地钱。门路疏通,由我来负责,你只管给咱们出谋划策。”

    此时,文涛已经给南方的那位经销商打完了电话,见吴永成还坐在一旁呆,就知道他这个死心眼的妹夫。还在惦记着刚才的那个事情,就跟他开玩笑说:“搞一个新产品的开、研研制,那可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时间快地话,从立项、到申请课题资金的投入,再到确定课题研究人员,处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光着一摊子官面文章做下来,没有半年的时间。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咱们这里时间那可真是意味着金钱呀!哪能和他们耗得起呀?!”

    文涛现在的心情。又是相当的爽快。

    就在他刚才给南方供货的那位经销商打电话,对方一听说他们在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就把一百八十万的货,全部销售一空地时候,那简直是吃惊得不得了:这可是在目前国内来说,仅仅次于汽车这种东西的高档消费产品啊,那可不是大街上摆着买大白菜!要是以这种度销售的话,他这种国内给厂家代销的总代理商,那可是也赚大了呀!

    于是,当文涛在电话中,提出在价格上要求对方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否则就重新选择供货商的时候,对方十分爽快,马上就在电话中答应:这次提供的二百万的货物,在原来价格地基础上,全部再让利五个百分点。

    有了这样地好事,你说文涛心里哪能不高兴啊?!

    这可是正规渠道进来的货物啊,五个百分点,那也是一笔不小地利润!

    文涛这个时候,很为自己当时的灵机一动感到欣喜:这生意有什么难做的呀?!这不,哥儿们刚刚下海,自己就争取到了百分之五的优惠啊!

    此时,他也早就把吴永成拒绝他搞走私货的那点不快,扔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文涛的这句话,也提醒了吴永成。

    是啊,目前国内虽然说改革开,已经进入了第十一个年代,不少政策、法规也有了一些调整,可官场上的那套官僚作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