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二哥下海了(下) (第2/3页)
“什么五分钱也没有人要?!”文涛听到这个熟悉的话题。马上也来了兴趣了:“去年秋天大白菜丰收,二分钱一斤都没有人搭理,政府看见菜农们要遭殃了,赶紧的从财政拿出一大笔钱,进行补贴,号召全市地市民们买爱国菜,并且规定凡是驻京单位,每人可以购买一百斤大白菜,凭票由财政报销三分之二的菜钱。好家伙,整个楼道里大冬天的,都是一地的白菜,空气里弥漫着的也是一股白菜腐烂的气息。可把人们折腾得够呛。”
文丽马上接话道:“啊呀,就是那个样子。我记得以前的时候,到了秋天,家家户户可劲地往家里拉白菜,可到了冬天以后,还得拿纸把它们都包起来,要不就全冻了;时不时的隔几天,还得翻腾、翻腾,还怕太热菜烂了!就这,吃的时候,扒去外面的烂叶子,十斤地白菜,也只剩下一个小菜心了!”
那个时候,北京地市民们到了冬天,也就只能是以白菜为主了。上顿、下顿的炒白菜、溜白菜、呛白菜、腌白菜。还不能像j省的l市那样,吃上大棚反季蔬菜。
不过,吴永成的四姐到了那个郊区县任职之后,在吴永成无事的这两个月,时不时的抓他的“官差”,非要让他帮忙在那里大搞大棚蔬菜。
可对于那些的具体技术,吴永成也不是很清楚,干脆就把当年鱼湾村呆过地那些技术专家们,介绍给了四姐,人家经过理论和鱼湾村地实践结合之后,比他这个“半吊子”要强得多。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都地市民们今年冬天餐桌上的选择,也就不单单是大白菜一种了。
不过,这个反季蔬菜的价格嘛,那肯定是会高一大截的。
“嘿、嘿、嘿,我说,咱们这不是说卖大哥大吗?!你们两个怎么又扯到买爱国菜上了?!”吴永成敲了敲桌子,笑着提醒他们。
文丽笑着白了他一眼:“还不是你挑起来的这个话头吗?!怎么又怪起我们来了。好、好、好,你接着往下”
文涛也赶忙说:“对、对,我们扯远了。还是永成你继续”
吴永成拿出一张纸,给他列出一些开店所需要的当紧之事:“二哥,先你得寻找一个合适的店铺,这个最好是二环以内;其次是办理工商、税务有关手续。我不知道这个通讯器材,是不是还要通过电信部门地批准。如果你觉得有点关系难以理顺的话,可以让杜三儿帮忙。我记得以前他爸爸的一个老部下,是电信部门的副局长。当年我买那些猴票,杜三儿就是找的那个人。”
“哼,哪用得着杜三儿呀!”文涛不屑一顾地说:“永成,你估计不知道咱老爷子当初的那个威风。比杜三儿他老爷子要牛得多!他老爷子一直就在军队那个里,地方上就差得多了。我是以前不想动用老爷子的那些关系,嘿嘿,老爷子也不准!办这些小事,哼,那是小菜一碟,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吴永成没有说错,文涛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他可以倚靠老爷子的那些社会关系。可惜他以前在大学里当老师。哪能用得上那些呀?!也真算得上是捧着金饭碗讨吃了!
“那就好、那就好。”吴永成见二哥的自信心被自己激了出来,大感欣慰:“二哥,资金地问题,你不用考虑。等这些手续办好之后,我带你到上海把钱取出来之后,咱们就到南方看看货源,最好直接能找到厂家就好多了。万一不行的话。我托人从香港进货。那样;利润就更大了。”
说到这里,吴永成偷偷地看了看文丽的表情,见她依旧是为二哥高兴得一脸的兴奋,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