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一十七章 股票交易出笼了? (第1/3页)
望着带着一脸淡淡笑容的吴永成,高宝平恍然大悟,一拍自己的大腿明白了过来:“奥,当然了,比起你丫的手里那么多的邮票,我的这一版,那当然算是小钱了。
不过,吴永成,这对于哥儿们来说,也够可以的了,六万多呀,足够买一辆桑塔纳轿车了!吴永成,你知道吗?咱们班的韩福平那丫的,去年就买了一辆桑塔纳轿车,那可是他自己的私家车呀!”
“什么,韩福平那小子有了私家车了?还是桑塔纳轿车?”吴永成有点惊讶了。
九十年代初期,并不是就没有私家车,只是数量很少,也仅仅是那些在八十年代初期,利用一些不法手段飞展起来的极个别人的。
吴永成奇怪的是,韩福平作为一个国家干部,就凭他那一点少得可怜的工资,要想买得起私家车,那谈何容易?除非是靠他那老资本家爷爷落实政策之后、政府返还的那一部分财产。
可在上海那个地方,你即使买得起私家车,可每个月的养车费用,那也是一大笔的开支。
在当时来说,上海市政府对于私人拥有的私家车辆管制还是比较严格的,光是车辆的牌照问题,就不是那么很容易得到解决的。
尽管上海在当时的中国来说,可谓是走在了时代改革的前沿。而高宝平所说的桑塔纳轿车,这个吴永成倒不陌生。在他的前世之中,这里说的桑塔纳,通常被人们叫“普桑”。它的原型车是德国大众公司的帕萨特b2。b2在德国本土只生产了13万辆,而作为第一款中国与外方合资生产的轿车,它可是在中国出尽了风头。
自从一九八三年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上海组装成功之后,便以它那454米长、且棱角分明的车身,平坦宽阔的引擎盖。四四方方地车灯,标准的“船型”的三厢造型,吸引住了国人。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毫不夸张地国普通的老百姓认识轿车,绝大多数是从桑塔纳开始的。
而这个年代开始在中国投产的桑车,到了二十多年之后。仍旧供不应求,其生命力之旺盛,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哎,高宝平,你知道韩福平这小子是不是自己开了一个公司?他哪有那么多的钱买私家车呀?!”吴永成压抑不住心中地好奇,问一脸兴奋的高宝平。
“他哪里开了什么公司。他还在上海外贸公司上班。”高宝平有点嫉妒地说道:“去年那丫的因为参加一个交易会。跑到我这里来显摆,说他好像是搞什么股票,赚了不少钱。还买了一辆桑塔纳私家车。当时看他的那副德性,估计钱也捞了不少。
唉,他爷爷就是一个大资本家,我看那丫的。现在也快是一个小资本家了。真是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生地会打洞!那年纪轻轻的。就有了那么多钱,我看着也是遗传啊!”
搞股票?吴永成一下子脑子就有点短路了:难道说现在就有了股票交易市场了?!
说起来股票,吴永成并不陌生。
可以说,在他前世地时候,就是拜股票所赐,几年的工夫,把他十几年的一点积蓄六万多块钱,都奉献给了股票市场。连一个表扬都没有落到手。只记住了一句经验之谈:“股票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他记得。在他曾经痴迷于股票的时候,也看过不少关于股票方面地书籍,其中有什么《江恩投资实战技法》、《中国后市股票红盘》、《中国股市内参》、《股市不相信眼泪》等等,甚至于还专门订了一份上海证券报(当然,由于地域位置的不同,报纸寄来地时候,已经由新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