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九章 机会来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九章 机会来了? (第2/3页)

他们临走地时候,也没有明确透露这个项目,到底能不能被审批通过,但大家都知道,该走的程序都已经走完了,审批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据估计过了年的时候,永安地区的这个中药材项目,也可以开始实施了!

    不过,吴永成也知道,这只不过是万里长征才刚刚起步。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对于永安地区的这个中药材建设基地来说,有了所需要的起步资金,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接着还需要落实更重要地事情,那就是种植中药材所需要地技术。

    在这个涉及到永安地区六个县人民们脱贫致富的关键项目药材种植地技术,就是所谓的“粮草”。

    永安地区这六个县虽然都是山区县,可山上野生的中药材,只能解决老百姓们零花钱的问题,要从根本上一劳永逸地解决温饱问题,那就远远不够了。

    更何况,光老百姓们在山上采来的那点中药材,对于即将投资八百万筹建起来的永安地区中成药制造厂来说,那也是杯水车薪、甚至于连一个月的正常生产也维持不下来。就更别说,靠这个中成药制造厂,来牵动六个县群众们脱贫致富的问题了。

    而要让这包括南德县在内的农民们,转化为“药农”,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这一点,不论是吴永成也好,还是牛世金书记也罢,早早地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

    只是牛世金书记把解决这个问题的任务,压到了吴永成的肩上,谁让他是分管扶贫的地委领导呢!

    带着这个问题,吴永成回到家里,也没有多少清闲的时间,脑子里一直在策划着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把永安地区那六个县涉及到山区种植药材的一百五十万农民,培训为合格的种植药材的技术能手,这可是涉及到永安地区奠定展基础的关键一步,吴永成哪能不慎之又慎之?!

    培训的师资力量,吴永成倒早有考虑:省科协是一个各种人才集中的大人才库,下面又有各种学术协会。其中就有一个是有关中药材研究地协会,他从北京回来的时候,就专门嘱咐刘猛回单位请求援助,科协的领导满口答应大力。

    而剩下的,就是考虑采取何种形式来培训的问题了。要让一百八十万农民在一个多月地时间内。完全掌握中药材种植技术,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再说,还得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并不是所有的农民们,都能充分认识到种植中药材对他们的重要性!毕竟他们祖祖辈辈一直在那片荒山上,种的是玉米、土豆、谷子等粮食作物,这个身份、和观念的转变,那也是需要一个过程地。

    一月二十二日(腊月二十六)。正如吴永成所料,省委组织部召开了省直机关下乡扶贫工作队队长汇报会议,各队的正副队长参加。接受汇报的领导有省委分管党务的副书记李钊、省委组织部部长刘秋生等。

    让大家奇怪的是,省委书记李明翰同志没有到会听取情况,反倒是省委副书记、省长张炳楠同志,在会议刚刚开始的时候赶了过来。

    大家汇报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无非是如何如何深入农村。与群众实行“三同”,为群众们争取到了多少资金来展生产、保证生活需求等等。

    只有在吴永成汇报到帮助永安地区申报了一个中药材生产基地地时候,炳楠省长的眼神才亮了起来,几次打断吴永成的汇报,插话问他关于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说准备种植中药材的面积有多少,参与的群众占到了整个地区人数的多少比例。中成药制造厂投产之后,又能够带动多少户农民解决温饱问题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