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二章 “化缘”(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二章 “化缘”(上) (第3/3页)

委的副书记,只能是上门去找人家。死皮赖脸的去讨吃、化缘了。总不能等到给省委领导汇报的社会,别的工作队都是争取回的资金(即使是救济资金也罢)一大串数字,他这个工作队却分文也没有吧!即使数量少点,也聊胜于无呀!!

    “吴书记,你的这个指示真是太英明了。”李晔大喜过望:“我们本来一直想让你带着我们跑一圈的,可是县里太穷了,有地时候。简直连一点人情的东西。也拿不出手。也就没有敢和你开口。这样吧,吴书记。今天晚上我们原定的会议内容取消了,专门研究明年准备上马的项目。到了明天的时候,我和县长、还有其他地同志,再下来给你汇报情况。”

    果真到了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南德县李晔书记带着一班人马,又来到了石滩沟村。

    此时,吴永成正召开了一个由支部书记石五则主持的老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大会,商讨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明年的时候,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把石滩沟村的面貌的一彻底地改变。吴永成正和刘猛两个人,拿着笔记本仔细地记录着。

    不时,吴永成还抬起头,向言地群众们问一些具体地情况。

    参加会议的群众们,见省委下来地扶贫工作队这么认真地重视自己的建议,更是绞尽脑汁思谋财致富的妙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这是党多少年来一贯坚持的一个方针政策,吴永成认为这也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俗话说:“要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嘛!只有充分了解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嘛!你总不能不切合实际地、要求他们在山上栽水稻

    这不,刚半天的工夫,吴永成的笔记本上就记录了厚厚的一叠内容。

    到了吴永成再看李晔他们递过来的立项可行性报告的时候,吴永成心中也就初步有了一些底了。

    “李晔书记,你们准备申请的这个铁厂的立项项目,我看,恐怕上级部门不会批准的。”

    吴永成指着其中的一个项目报告,给李晔解释道:“我看过其中的一些内容,你们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在你们南德县有铁矿资源,所以准备上这个项目。可是不知道你们想过没有?你们的这个铁厂,即使建立起来之后,也只是属于一个小规模的铁厂,无论是哪一方面,都不占据什么优势。

    再说了,国家在近几年来,一再压缩这类型的投资项目,别说是省计委、国家扶贫办了了,就是地区计委这一关,恐怕也不会轻易让你过关的。”

    “吴书记,那依你的意思,我们南德县应该上报什么项目哪?!你在省委工作,毕竟见的也比我们知道的多嘛!”李晔见吴永成这副神态,知道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些底数,所以直截了当地问他。

    “我的建议嘛,就是立足于本地优势,充分挥我们南德县山多、森林多的自然条件,先上报搞一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在这方面国家有着大量的资金。如果下一步条件允许的话,我们还可以搞一个中、大型的中药制药厂嘛!当然,这也是要看在条件成熟了的时候,还得经过反复论证、考察,上一个成熟的项目,那是得通过三番五次的专家论证的,不是开几个会、拍拍脑瓜,就能闷在屋子里想出来的。

    这样吧,时间也不等人,我的意见是先起草一份关于筹建全省最大中药材基地的可行性报告,三天之后,我们县拿到省里有关部门去报批。救济款项的事情也不能再往后推了。这眼看着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咱得赶快到上面化缘去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