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章 怎么会是这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六章 怎么会是这样? (第3/3页)

花费。可以说不次于一桌上等的宴席。可还偏偏能让主客双方皆大欢喜。

    可要是一年半载的跑到基层去调研,特别还是像这种为期一年农村“三同”。嘿嘿,那就对不起了。

    一来,大家都知道农村的生活条件艰苦,下去长期坚守地话,那待遇万万不可能像往日一样,享受什么“四菜一汤”的接待了,而且还要做到“三同”。别说是一直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得城市子弟们了,就是从农村跑出来的农家子弟,你再让他返回农村去吃“二遍苦”,他肯定也不会那么心甘情愿地。

    二来,省直机关里,那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也可能是几个萝卜一个坑。如果你这个萝卜被拔出去,以后回来的时候,会不会还有合适的坑再等着你,那可就很难说了。

    特别这还涉及到一个单位提拔的问题,毕竟经常在领导们面前转悠,那才能引起领导足够的重视,你要是一年半载的,跑到山高皇帝远的偏僻山沟沟里,鬼才能记得你呢!

    而省直机关地这一伙干部们整天价,日谋夜想地也是什么呢?当然就是为了能把工作做好、博得领导的青睐,以此在政治上更进一步了。如果熬了几年,甚至于十几、二十年,却因为一个扶贫下乡耽误了提拔地话,那可就是一辈子的遗憾了。

    虽然,省委组织部的文件中,倒是也提到了这一点:对于在下乡扶贫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组织上将考虑优先提拔、重用。

    可大家都是机关老油子了,那一点猫腻谁看不出来呀?!什么叫突出贡献?那还不是上级领导的一句话吗?!哪有没有什么具体量化的考核指标,领导说你干得好,那你才算是做出了一点的成绩,否则的话,你就是累死也不一定有人能看在眼里。

    再说了,你以为扶贫工作就一定能轻而易举地作出什么成绩吗国地、县、乡、村那么多的干部,人家的才能就不一定不如自己,要是成绩那么容易做出的话,他们又何曾不想让脸面上光亮一点?!

    更何况,是否能提拔自己,关键还在于本单位的领导,你跑到下面农村去扶贫,就像一个嫁出去的闺女,有人能搭理你才算怪了哪?!

    总之一句话,吴永成认为。省里这一次单靠机关干部自愿报名的话,下乡扶贫这个工作,估计一时半会的,还真难以顺利地开展。也只有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会在单位领导的强压下,忍气吞声、捏着鼻子、流着泪往下走。

    过了三天以后,吴永成给省委组织部干部处的郭建处长打了个电话,问了问有关自愿报名参加扶贫的进展情况,果然一点也没有出乎他的意料,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到省委组织部报名。

    “小吴啊,你是不是这次又想下去扶贫呀?我说你就算了吧,你也在下面吃了不少苦了,文丽现在又在月子里,就把这种好事也让给别的同志吧。这种事情可不是什么出了力、就能讨好的事情。”

    郭建在电话中好心地劝着吴永成。他也知道吴永成这半年来心情有点不痛快,生怕他一时冲动之下,又报名下乡去。

    得,连省委组织部干部处的处长都这么看待这件事情,别的部门的干部们又怎么肯自觉自愿地参与呢?!

    吴永成知道郭建他也是把自己当作了他的一个小老弟,才会这么劝自己,否则的话,那可是大大有悖于人家组织干部做事的原则的。

    “呵呵呵,郭大哥,下乡扶贫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堪不过,说真的,我倒是更喜欢在下面基层工作的那种生活,最起码可以使自己更充实一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