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冬夜街景 (第3/3页)
无牌无照的黑出租黄“面的”吗?这车可是过几年的时候,省城满大街都是这玩意,因为服务态度好,车价也便宜,很受市民们的欢迎。虽然因为他们无照营业,扰乱了省城出租车行业,被业内称之为“蝗虫”。
吴永成今天晚上心情好,马上拉开车门,冲着司机说了声:“师傅,j省大学,您走着吧,车价我就按夏利车的给你。大冷天的,你也不容易。”
“好勒,师傅,您坐好了。j省大学一会儿地工夫就到了。您别看咱这车是个小面包,跑起来可一点也不比他们夏利跑得慢!”黑出租司机一听说吴永成按照夏利车的价钱给他,服务态度那就更热情了:“小师傅,看你的这个样子,是一个国家干部吧?”
八十年代后期的时候,在社会上,对人的称呼,“同志”这个词已经有一些过时了,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大家习惯性地一律称呼为师傅,年长者为“老师傅”,年轻地为“小师傅”。就是到了孩子们的学校,有地人也习惯把老师称之为“师傅”。不管是不是听起来有点不伦不类,但人们还是慢慢地接受了。也可能这是人们看了前几年播出的《西游记》以后,才逐渐流行起这个称呼的吧。
“这位师傅,看不出来你还会相面哪?!”吴永成心里爽快,也比平时的时候话多了许多。好像是想让路人也一起分享他的快乐似的。
“干我们这一行的,每天接触的人那可是多了,我这人眼毒,不管什么样的人,只要和我说说那么三两句话,我就能猜出他是干什么的,**不离十。”司机听吴永成的意思,好像是默认了他的话,吹劲更足了:“我还能看出来你在单位上,肯定还是一个负责的干部,不是科长,就是副科长的。怎么样,小师傅,我说的没有错”
“呀,你这位师傅的眼睛可是也太厉害了,连这你也能看得出来?!为什么我就不可能是个处长、或者是厅长哪?”吴永成开始逗这位司机了:“还有,我是到j省大学的,为什么我就不能是一位大学老师呢?难道我看着就那么没有文化吗?!”
“切,这个很简单呀!你这么年轻,混好了也就只能是个科长、副科长什么的了,要熬到处长,嘿嘿,小师傅,不怕说一句得罪你的话,你还太年轻呀。没听老人说嘛: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什么时候等到你头秃顶了,你再想那个处长吧。至于厅长,呵呵呵,那可不是一般人敢想的。”“黑出租”司机一边看着前面的路驾驶着车,一边给吴永成“上着课”:“至于为什么你不会是大学老师呢?那更简单了,你看见什么时候老师们上街还打车哪?!咱们中国这会儿呀,最老师们没有地位了,不管你是大学老师,还是小学老师,一个月挣的那一壶醋钱,能把日子凑凑呼呼的过下来就不错了,还舍得出门打车?!嘿,知识分子们穷哪!
小师傅,你没有听说一顺口溜的就是写书的不如街头修鞋的,研究导弹的还不如卖茶鸡蛋的。
嗨,这社会呀,还真叫人看不懂。”
起先,吴永成和这位司机的话题聊得还挺轻松的,可谁知道聊着、聊着,到了后来两个人的心情都变得沉重了起来,谁也不吭气了。只听见从车窗外传进来还没有关门歇业的门市部里流出来的歌声:“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车子在一片静默中,很快地来到了j省大学门口,吴永成走下车,掏出十块钱,递给了黑出租车司机,说了声:“师傅,你放心吧,咱们的这个社会,很快就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