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风头十足 (第3/3页)
这么一说。
不过,军衔制条例的编制和起草非常复杂,远不是“几等几级”所能概括的。因此,从“全军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到一九八八年再次授衔,光准备工作进行了整整五年的时间。
“冯司令,你这见了老朋友,也不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这时,吕国强走到他们两个人的跟前,笑眯眯地说。
冯司令这才有点醒悟过来,敢情这周围还有一伙领导看着他们两个呢,连忙指了指眼前的李晓军:“来,晓军,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咱们梁州地委的吕书记;吕书记,这是李晓军。我原来在北京军区地时候,是他父亲李参谋长的参谋,晓军,车旁边的那位是谁?我怎么看着那么眼熟?!”
“嗨,冯哥,你可真是官大了、这忘性也不小啊!他是咱们军区杜副司令家的老三,你看见可不眼熟吗?那会儿,杜司令收他的时候,他不是经常往我家跑吗?!”李晓军奚落着冯司令和杜三儿。
“啊呀,我说呢,咋就这么面熟呀!”冯司令不顾身后的那几个人,甩开面前的吕国强和李晓军,老远就伸着手,和杜三儿打招呼:“三儿,你这家伙,小时候闯了祸怕挨打的时候,记得找冯参谋替你编瞎话,怎么到了我这里就连个招呼也不会打?你这也太有点忘恩负义了”
却说吴永成在任力书记这边,当张克书记、刘秋生部长听到冯司令那边地大呼小叫以后,也对和他们一起相跟着来的吴永成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奥,你就是吴永成?是从省委办公厅下来的?我听说过,不错、不错!”张克书记像个长辈似的,亲切地握住吴永成地手,眼睛里一片慈祥:“很年轻嘛,不少同志都反应你们永明县地工作搞得不错。好、好、好!”
“张书记,永明县的工作搞得好,那是因为有梁州地委、行署地正确领导,有永明县三十万人民的,光靠我自己一个人的话,那可就什么成绩也不可能取得了。”
谦虚那是吴永成同志一贯的优良品质,在分管党务的省委副书记面前,他可没有胆子敢肆无忌惮地乱说一通。再说,这么一来,不也能顺便给梁州地委的前任书记任力同志脸上加点彩吗?!
“张书记,时间现在可是不早了,你看咱们现在是不是……”旁边站着的省委组织部刘秋生部长指了指手腕上的表,提醒张克书记:“我们可是要争取在中午的时候,赶到南州市的。那里的同志们都还在等着咱们呢!”
“好,那咱们马上就动身。任力同志,你看一看你家属那边是不是准备好了?要是没有什么其它问题的话,那咱们就早点动身吧。呵呵呵,下来又耽误了一些时间了。”
“任书记,你家里边在九点多的时候,也都收好了。大车现在就在外面等着呢!”还不等任力书记开口,马林走上来憨厚地笑着说。
任力书记感激地紧紧握住马林的手说:“马林,谢谢你了。大老远的把你折腾下来,我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任书记,你这是说的啥话?当年要是没有你在咱们公社,为我们老百姓们做了那么多好事,我们现在哪能过上这有车的好日子。”马林这两年的支部书记可没有白当,奉承话张口就来,他也不管任力是什么时候离开的玉平公社。
张克一旁笑着说:“任力同志,只要你为群众们办了好事,群众们在心里就会永远记着你的。行了,那咱们就赶路吧。任力同志,你坐我的车。”
于是乎,送任力上任的八辆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地驰出了梁州地委大院。
多少年以后,地委大院的工作人员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一辆警车开道(那是省委领导带来的),之后是省委领导的两辆丰田皇冠,中间是梁州地委以吕国强为的地委委员们的三辆车(他们送到地区交界处),随着是两辆威武的军车,最后是拉着家具的大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