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烧包货”马林的追求 (第2/3页)
吴永成点了点头。继续等着马林地下文。
“那会儿人家小龙庄村里的建设,我看比咱梁州地区那个县城也搞得好。你说,人家小龙庄那还应该叫农村吗?咱梁州地区那个城市能比得上人家那个农村呀?”马林说到这里得意洋洋地翘起了二郎腿:“我看,反过来和人家相比的话,咱们永明县城反倒成了农村了。五儿。你说二姐夫我说的对不对?你是不是你们经常说的那个辩证法?!”
马林这个粗人说出来地这番道理。被吴永成也给说得一时间也给愣住了:咦,是啊。这个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并没有明显的什么死规定呀!这也并不能说,你这会儿是农村,那就以后不管展到了什么地步,无论你这里的人们是否还在种地,你这顶农村的帽子就得永远戴在头上呀!
马林见自己的小舅子这个大知识分子,也被自己说得哑口无言了,更是有点高兴得找不着北了:“五儿,我就是想把咱们地鱼湾村,也搞得像人家小龙庄一样,闹得漂漂亮亮地,比你们永明县城还要更像一个城市的样子。你说,怎么样啊?!”
“二姐夫,你先等一等,我慢慢地考虑、考虑你说地这些话。”吴永成举起手,苦笑着对马林说:“没有想到你钱包鼓起来了,这脑子里的东西也塞得满满的了。你的这些话,我还真是第一次听到,预告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啊!我得好好地消化、消化。”
“嘿嘿嘿,那你就好好地消化、消化吧。我到外面看一看你妈这是又给你准备什么好吃的呢,咱也跟着你再沾衣点光。”马林笑呵呵地扔下小舅子一个人在那里苦思冥想,自己跑到院子里的厨房里去了。
自己的这个“烧包货”姐夫,别看人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可这心细起来,还真能捉摸出一些东西来。
吴永成脱了鞋,躺到了自己家的炕上,两只眼睛望着屋顶上,脑海里一个劲地翻腾着。
无论是建国以来到现在。还是自己所经过的前世里,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一直就是一个大课题。
可以说,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也没有能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农村与城市,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这两个话题,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总是相伴相生。
在无数理论界地专家们认为,新农村应该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而城市化,又应该是带动农村展的城市化。
建国初期的时候,国家做出了统筹城乡展的决策,那是党和国家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而提出的展方略。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一定的时期内,国内农村建设倒也做出了一定的成就,可是所谓的城乡差别,还是明显的存在。甚至于到了一定时候,差距反倒有明显加剧地趋势。
后来。国家在继续推进城市化战略的同时,又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战略。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专家们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农业、农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化的需要。不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城市的展基础不稳固,市场无法扩展,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也就都难以提高。
可马林刚才的一席话,给了吴永成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多少年来国家实施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内涵,除了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还要在以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展上下功夫。
但是要解决这所谓地“三农”问题。唯一的根本途径那还是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民,加快城市化进程。
因为农村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