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弄假成真(下) (第2/3页)
鱼湾村地工厂中,拉一个人前来报名。也算是找了一个托”吧。至于后来又66续续地来了几个前来报名地鱼湾村上班的年轻人,那就是属于他们个人地行为了。
没有必要去安排那么多的“托”!
截至到报名时间的最后一刻,永明县公开招聘办公室接到了二十三人的应聘报名。其中,原来担任过国有企业厂长的有四人,机关干部(以前曾在食品企业工作过)七人,原来在县饮料厂、罐头厂工作过的中层干部五人,剩下的七人就是包括一个大街上卖烧饼的、一个炸油条的,其余五人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户口,统统来自于永明县鱼湾村的那两个企业中了。
不过,人家那鱼湾村附近的那五个年轻农民,可不同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是在高中毕业以后,就被马林招工招到了鱼湾村的红枣食品有限公司,而且都有过到省城经济管理学院脱产学习半年的经历,平时在工厂中,也都是担任生产车间的车间主任,与一般手握锄头、背朝天的农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的。
按照原先公开招聘实施方案中的安排,这一次的公开招聘分为笔试、面试两个阶段。
笔试是在报名截止之后的半个月。也就是说,有半个月的时间,可以留给应聘者复习、准备的时间也只有这半个月。
在笔试阶段结束后,将有六个人能进入面试,面试中获得前两名的优胜者,再通过县委常委联席会议,来决定永明县新成立的食品厂的厂长人选。
按照原来地设想。岳岚书记、吴永成、还有县委组织部的部长刘卫兵、县纪检委书记李宁平都将作为评委,和从省有关单位请来的专家,一起参加对应聘者各个环节的考核。
但现在既然有人搬出了回避制度,岳岚为了不至于让吴永成感到难堪,也欣然同意和吴永成一起不再作为评委中的成员。
笔试的试卷是县委组织部的同志,专门请省经济管理学院的教授们拟制的。阅卷也全部采用全封闭式、密封阅卷法,由省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师来进行。
可以说,这一次组织地严谨程度,绝对抵得上同时期的高考了。公开性、透明度,比高考录取要强得多。
半个月之后。永明县次公开招聘选拔县食品厂厂长的笔试成绩,在永明县县委大院之外的公示栏中,以大红纸张贴了出来,让人大跌眼镜地是。原来在人们意识当有希望的几个厂长,包括郝静、牛传魁、杜永宏、王全福全部名落孙山,当然他们的笔试成绩也不算最糟糕,后面点滴的是那两个卖烧饼和炸油条的。进入前六名地有经委的一位生产股的股长、原来饮料厂的一名技术科科长。县宣传部的一位理论教员,其余三人则是普通不被人们之前看好的、来自于鱼湾村红枣食品有限公司的农民。
夺得笔试成绩第一名的,也是最早第一个来报名地那个年轻后生米家林。
这一次的考试组织得相当严密,考场上参加巡视的,是县纪检委书记李宁平为的几位县纪检委常委、组织部地以为干事、县武警中队的两名战士。可以说杜绝了一切可能存在的作弊行为。而试卷则是考试的当天,由县委组织部的两名干事,会同县公安局地干警,乘坐着警车从省经济管理学院带回来地密封试卷。当堂启封。
所以,在王全福、杜永宏等人看到张贴到公示栏中的成绩,当场大喊不公平、有人在其中搞鬼地时候,围观的人都以鄙视的目光斜睨着他们。那意思是说:干么呀这是?读书的时候不好好用功,到了这个时候了,反倒来这一套!怎么就不懂得害臊两个字怎么写呀?!
岳岚书记、吴永成、刘卫兵,甚至于纪检委书记李宁平等人,也分别遭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