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公开招聘(上) (第3/3页)
的话。笑呵呵地冲着在座的大家说:“咱们的各位常委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者是补充也好,尽管可以畅所欲言嘛!咱们这是县委常委会议,可不是搞一言堂、不让大家说话地。三个臭皮匠顶得过一个诸葛亮嘛!!呵呵呵!!”
“既然岳书记和吴县长这么说了,那我也表、表我地一点看法吧。”县委副书记朱东升扶了扶快要掉下来的眼镜,慢条斯理地开口了:“对于这个方案,我觉得总体上来说,是很好地、可行的、也便于操作的。我很赞成,同意。不过,对于其中关于应聘以后的厂长奖励那一块,是不是金额有点过于大了?!我记得方案中曾经提到,只要第一年扭亏为盈,那是不奖不罚的,这一点倒无可非议。毕竟你一个不是上级部门任命的厂长,你要是没有金刚钻,肯定也不会出来揽这瓷器活吧。要是一个农民的话,那它就就更赚了,平白无故得了一个国家正式工的指标,还是企业的领导干部。我说的是第二年、第三年以后,只要他完成了县里下达的利税任务,就可以拿到额任务的百分之五的奖励,这个是不是有一点太过于高了?!比如说,他要是完成额五十万元,那他除了自己本身的工资以外,就能拿到两万五千块钱,啧、啧、啧……”
“我觉得这个奖励倒和挺合理的。人家要真能把企业搞到这个程度,咱们县里也不吃亏呀?!要说,人家可也冒着风险呀,应聘的时候就得交五万的风险抵押金,那万一要是搞砸了,他的五万块不也打水漂了?算总帐,我认为,还是咱们县里赚了。总比企业连年亏损、县财政每年要拿出救济给工人们强得多。”县委常委、鱼湾区书记胡云珍不同意朱东升的这个观点了。这两年他在下面搞了一些企业,思路也改变了不少,不管什么问题,先就是先算一算帐有赚头没有再说。
“对,我同意胡书记的这个说法。不要看人家拿了多少,而是看人家给咱们留下了多少。这和我们今年县委三级干部会议上的主要精神和内容是一致的。”县纪检委书记李宁平马上附议:要是像以前咱们县那些把企业搞得连年亏损的厂长们,别说他们一分钱的奖励不要了,就是他们愿意义务做贡献,咱们也坚决不能再留用他们了。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一时间,会场上就这个奖励额度的大小,反倒是成了一边倒的倾向,其他的那些关键性的问题,反倒被大家有意无意地给忽略过去了。
“好了、好了,我看大家今天晚上就这个方案讨论得也很激烈嘛!这个、这个,充分反映了我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在事关我们永明县经济展的大是大非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很好嘛,也希望我们能把这种作风继续扬光大。”岳岚书记满意地继续主持着会议:“那这个方案也就原则性地通过了,那位同志还有不同意见?好,一致通过。吴县长,这个招聘领导小组的组长,就由你来担任吧。”
“岳书记,这个不合适。一切工作都市在党的领导之下吧。我建议组长由你亲自担任,我和朱东升同志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政府分管工业的牛县长、组织部的刘卫兵部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再把县经委、人事局、劳动局的主要领导吸收进来,你看这样合适吗?!”吴永成可不想一人独揽这个大权,干部方面的事情自己还是不要越过界为好。
“行啊,大家对这个领导组的成立由什么意见没有?对了,我看领导组下设的办公室主任,就由刘卫兵部长兼任吧,领导组成员还可以把李宁平同志也吸收进来嘛。纪检委嘛,就是要在这样的大事程挥你们纪检部门的监督作用。好了,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