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精简机构 (第3/3页)
山药蛋,你可让我怎么下手呢?!李建军书记在任的时候,我估计他也早意识到了这问题,可他为什么迟迟不动手哪?就是不想在自己临离休地时候,再去得罪人。你也不想一想,李建军书记那可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连他对这件事情都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可见这个撤销、合并那些临时性地机构,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那将会牵涉到多少人的切身利益啊?!”
“岳书记,事情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吧?难道那些临时性机构的背后,还隐藏着其他地一些问题?”吴永成不以为然地说。
“吴县长,你到了咱永明县工作以后,就一直在下面的乡镇工作,对县里的有些情况也不太了解。这个也在情理之中。”岳岚给吴永成倒了一杯水,放到他面前后,在他对面坐了下来接着说:“大部分的那些临时性机构,在成立的时候,或多或少的都用了一批临时工,他们也大多是一些县级领导、或者是县里部、委、局里的领导们的子女、亲戚,都是因为高中毕业以后,高考落榜在家待业、一时没有一个合适的工作安排,就安插到了哪些单位当临时工,等到上级拨下来招干、转干指标以后,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县里的行政、事业单位了,你说,咱们要是把那些临时机构‘一刀切’,得留下多少后遗症啊?!我看,还不等咱们这个撤销合并的意见拿到县委常委会议上去讨论,你、我的连两个办公室门槛,就要被来求情的人踏破了。”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吴永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的心里也随着岳岚刚才所说的一席话,不住地翻腾起来:这个权势的好处可真多、也真厉害呀!村里农民们的子弟,只有寒窗苦读十年、凭借自己的本事考上国家的那些大中专院校,才能挤进行政事业单位,摆脱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局面;去年国务院行文,取消了工人们退休后子女顶班的现象,工人们的子弟的世袭铁饭碗也被打破了;可干部子弟们却还能利用父辈们的特权,搞这个“曲线就业”,这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自己必须在永明县先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岳县长,我认为不能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姑息迁就这个问题。那些机构重叠、挂牌不办事的机构的存在,不仅仅是多耗费县财政经费的问题,这也牵涉到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问题。如果你认为这个问题牵涉面太广的话,那这恶人就由我来做。我不怕担恶名。明天我就通知召开县长办公会议,讨论应该撤销合并那些临时性的机构,作出决定以后,由县政府行文下,同时,由政府办通知县财政局停那些机构的办公经费,所有临时人员一律清退。岳书记啊,不施霹雳手段,难显菩萨心肠啊!我们先面对的是全县近三十万的永明县人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