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县太爷”的婚事 (第3/3页)
名正言顺的解决了,要不然**就像一个不安分守己的魔鬼,时时刻刻总是在心里蠢蠢欲动的,自己现在位子也有点高了,以后说不定主动投怀送抱的女人也会多起来,自己也不是什么柳下惠重生下世,要是一个把持不定,那就会酿出大乱子的。
对于**的干部来说,在那个时代,有两件事情是最为忌讳的:一个是上错床,一个就是装错口袋了。随便犯了哪一条,都够一个在职官员狼狈不堪的。
“那次文老师来的时候,我听她说,好像她家是北京的。等你过几天有了空,和人家姑娘商量一下,一块相跟着去见一见人家的父母。要是他们对你也没有什么意见的话,我们亲家们在一起商定个日子,先给你们订了婚,今年选一个好日子,就把事情办了,你看怎么样?!”吴家老爹丝毫不给吴永成喘气的机会,马上就给他限定日程了了。
“这个,我去了省城和文丽先商量一下。她家大人们的意思,我还不太清楚呢!这种事情,得双方愿意才行,咱总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吧。”
八十年代,还是一个很保守的年代。像男女之间谈恋爱、找对象,也大部分是通过中间人介绍,之间的过程,也并不像现在的年轻人们想得那么浪漫,一般是通过书信联系。能相跟着到电影院去看几场电影,那就算非常幸福的事了;到了订婚以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基本上确定了下来,这时,恋人之间才能在没有人的地方拉手拥抱。
就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参加工作以后,也不能免俗。除非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恋人。不过,他们日后能结合成功的几率也非常的小。
而文丽之所以能在两个人订婚以前,就敢跑到吴永成家来过年,在那个时代,也算是一个另类了。这也估计与她的家庭各方面的条件有关。她的鱼湾之行,可以说给吴永成家的老老少少,都留下了很好的影响:举止大方、待人得体,特别是她作为一个大城市的姑娘,到了农村,也并不因为农村的生活条件差,就表现出什么厌恶来。
相反,她在鱼湾村的那一段日子里,还经常主动帮着吴永成的家人喂猪、喂鸡,一点也不嫌弃散出来的那些异味。这一点就赢得了吴家的尊重:要知道,吴永成这个从村出来的娃,也做不到这一点,他天生就怕闻臭味。可人家姑娘家的还是不顾吴家老妈的劝阻,干得津津有味的。
文丽在吴家做的这一切,都落在了吴永成的眼睛里。他从内心里觉得,只有文丽这个姑娘才是他心中一直寻找的那一半。这辈子,他娶定这个姑娘了。
最起码她从内心里不嫌弃农民们。“五儿,我也有个事情要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