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七章 影响啊大了那么一点了(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七章 影响啊大了那么一点了(上) (第2/3页)

一个穷县呀,要是钱用地太多了,咱们可拿不出那么多来呀!还有就是投产以后。这个企业能在每年给县里交回多少的利润来呢?”李建军书记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那时候,一提到要兴办县里的企业。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先看县里财政上能够掏出多少钱来,根本就想不到和上级有关部门去争取投资。也不想去和银行去贷款。至于其他的民间融资入股,那更是想都不要想的:因为这是县里的国有企业。整个控股权百分之百都是国家的,根本和乡村企业是两回事情。

    “李书记,这个投资嘛,我简单地估算了一下,大概需要三百万左右。建成以后,一年可以消化三十万头猪的屠宰和加工。利润嘛,大概在一百五十万到二百万之间。因为要从国外购置三条生产流水线,所以还得在再申请一些外汇。”吴永成看了看自己的笔记本,抬起头对李建军书记说。

    “这么多啊。咱们县里地财政收入每年也不过是五百多万,还要给干部职工们工资,还有一些必要的行政支出。剩下地那一点钱,就根本不够开这么一个工厂啊。”李建军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吴永成说。

    “小吴书记根本就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三百多万,你说的倒轻巧,咱们这么大地一个县,哪里就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地钱,来办这个工厂呢?再说了,万一要是扔进去你们多的钱,企业垮了那又该怎么办?现在虽然说是改革也需要交一点学费,可三百多万地学费,那也未免太贵了吧!”李根喜又一次忍。他实在害怕李建军被吴永成给鼓动得上里劲,真厂。

    “李书记,其实办这个工厂,国家是有无息的扶贫贷款的。咱们所办的这个企业,属于农业方面的深加工项目。也是国家近几年来一直大力提倡和的。我前几天去了北京,找了一些同学,就询问了一些有关这一方面的事情。如果能找到国外需要我们将来生产的这种肉制品的客户,还可以和他们进行贸易补偿形式的交易。采取了这种合作方式,我们也就不需要这么多的投资,也不需要申请外汇额度,可以由他们来进行前期设备的投资,以后我们再用将来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抵顶。”吴永成对那个贸易补偿形式一直是情有独钟。鱼湾村的那个工厂的设备就是这么购置进来的。要不然那会儿的外汇那么紧张,就连国家的重点项目也难以保证,你一个小小的村办企业,哪里又能搞到外汇呢?!

    “奥,还可以这么搞啊?”李建军书记有些奇怪了,他转过头来问吴永成:“你的同学真是这么说的?那些外国人连咱们的产品也没有见,他们就肯垫资为咱们购置设备?还有这样的好事?!不是说外国的资本家们都是搞剥削不吐骨头的吗?他们就有那么好的心?是不是憋着什么坏心思呢?吴书记呀,这个事情,你可千万不敢大意呀!咱们经济要展,可是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立场也不能变,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