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四章 星火燎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四章 星火燎原 (第2/3页)

家们,一来到鱼湾村里搞实验时,吴永成只要一知道这个消息,不管手头有事没事,总要抽时间跑过来,和专家、教授们座谈、座谈,及时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陪同他们到地里去工作一会,并嘱咐马林给他们安排做好的住宿,伙食上也调剂得好一些。

    其实,就是不用吴永成这么吩咐,把这些专家、教授们当成上客,这已经成了鱼湾村每一个村民们的习惯了。用村里老百姓的话说,这些人可都是财神爷啊!

    尊重科学、厚待有学问的人,在鱼湾村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而那些专家、教授们,也把鱼湾村当成了他们地第二故乡:事业上地,生活上地。他们把鱼湾的老百姓们,也当成了他们地亲人们。

    吴永成想:他要是提出来在鱼湾村,办这么一个农业技术培训分校,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对了,二姐夫,前几天,我让胡云珍和咱村里的红枣公司预支几千块钱,公司里有没有难处啊?”吴永成突然记起这个事情来了。

    “那个没有问题。不就是几千块钱嘛。对了,五儿,你真的是要提高你们下乡干部们的补助吗?!唉,也应该呀,你们辛辛苦苦一年,还不如我们厂里的那些年轻工人们,两个月的工资高呢,干脆你也不用当你的那什么书记了,回来咱村里接了我的这个位置,也省得我累得要死、还啥球也日鬼不成!肯定比你每个月挣的那点醋钱多。”马林开始拉拢他的小舅子。

    “恩?看来咱这个厂子的效益还不错吗?二姐夫,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啊?工人们又能挣到多少?”吴永成这几年光顾忙了其他事情了,也就对村里的红枣加工公司的具体情况,不是那么很了解了。

    “嘿嘿,也一般吧。我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是三百多,还不算最高的。公司里聘请的有几个技术员,他们每个月五百,一般工人也就是一个月二百多。比你们上班的国家干部要强得多。这还不算每年年底地分

    :能拿到四、五千块钱。”马林自豪地说。

    有点样子了。吴永成赞许地点点头。现在国家干部的工资,虽然在去年提高了一点,但像他这么一位副县级领导,也不过是一个月八十多块(另加两块五的洗理费)。鱼湾村的农民们,现在的收入的确是比国家干部的工资高多了。

    “二姐夫,如果咱们地那个to人每月完成的任务数量、质量合格率,在工资上也能拉开档次。在管理忌讳的就是‘大锅饭’制。咱们这是自己的企业,可不能和人家国营企业那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啊!那样就挫伤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了,对企业以后的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吴永成告戒他。

    “这个我懂。五儿,今年春季咱们区可是又栽了那么多地枣树,那么多的数量。咱这个小厂子能加工得出来吗?咱这个厂子的设计能力,也就是年产五千吨啊?”

    吴永成点了点头:“这个我已经考虑到了。准备马上就在区委会所在地疙洞村,再建一个新厂子,现在征地手续已经办好了。这次规模闹个大一点的,算咱有限公司的个分厂吧。也是股份制的。过几天,就在区委会搞一个集资会议,全区的老百姓们都可以当股东。钱一到位。土建工程、购置机器设备同时进行。

    咱们地‘鱼湾’这个注册商标,也作为无形资产,算其中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这样也便于节省运输成厂争取在国庆时,就投入使用。

    到时候,还得这边抽调一批技术骨干先过去,要在进可能短的时间内,**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