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七章 首战告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七章 首战告捷 (第3/3页)

那辆小车了没有?那是人家咱地委的郭书记、任专员,专门给咱吴书记检查修路进展情况配的专车。可咱吴书记又把这车专门配给了我。说是给我的指挥车。领导都对咱这样了。我再做不好这项工作,我刘全富就一头栽在尿盆里、溺死算球了!我哪还有脸。在这里再工作呢?!

    还有你们几个镇上的干部们,这里我就不点名了。别以为你们是县里任命的干部,干得不好,我刘全富也把你们没办法!我告诉你们,咱们地吴书记就在我背后站着呢,我没办法,并不代表咱吴书记也把你们没法,他可还是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呢,要想拨拉、拨拉你后生,那可是很容易的事情。别到了个时候,你头上的那帽帽掉了,你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呢”

    紧接着,刚被任命地修路副总指挥、镇党委副书记吕平,宣布了他们三个那会儿在车上拟订的几条措施:一是把全镇根据地理位置分为五大片,分别由镇上地几位副科级领导任片长,工程进度和质量由各片相互抽调检查;二是出工时间,从第二天起,由一天一出勤,改为一天三出勤:早晨六点到十点;中午十一点半到下午四点;下午从五点到晚上的八点。三是严格执行考勤和考核制度,对三次倒数第一的村,坚决按照镇党委会议决定地决议执行。

    原来吴永成担心修路出现地农民们要求地占地赔偿问题,倒是没有任何村地村干部们提出来。

    散会后,在回去的路上,吴永成才想起来,农村土地承包延长三十年,那是九十年代以后国家才提出来地。今年倒是中央有个政策,好象是要把土地承包延长到十五年,看来这个政策还没有落实到基层。要不然他这个修路,也就不会这么顺当了。

    他在车上随口问了一下刘全富这方面的事情,果然刘全富抓着脑皮想了半天,才回忆着说:他记得好象是县里传达过这方面的文件精神,可也就是传达了一下,县里的有关部门也再没有下来督促检查,也没有相应的实施方案出台,各个乡镇也就没有把这事情当做一回事。

    吴永成想一想,嗨乡镇工作嘛,也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什么工作也是哪个部门催得紧了,就赶紧做那件事情,要是没有人催,那大伙就放假休息了。国家不少地政策,也就是这样被延误在半路上了!

    不过,这个延长土地承包十五年地事情,现在还真不能宣布。这会儿大秋农田里也是刚刚收完庄稼,地里也没有什么活计,落实延长土地承包地中央政策,也不在这一会的工夫。得利用冬季时间,通知各村把该调整地土地,赶快调整过来。要不然一落实承包十五年以后,再想动土地,那就得惹出不少的群众上访了。乡镇工作最头疼的就是群众上访。

    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是合理的,但更多的是介于合理与不合理之间的。吴永成在他前生乡镇工作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这些。因为他当时分管的一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就有信访工作。

    对,还得把各村准备办村办企业的土地留出来,趁现在土地审批政策还不是那么紧。否则以后这也成了制约企业展的一个因素了。

    原来吴永成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把各村的进村路和主干线的路基任务拿下来,结果在刘全富近乎病态的工作效率下,大部分路基只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竣工。

    当然像高家梁那种艰险地段,还得请专业人员来施工,那得放炮、开山,吴永成为了安全起见,坚决不同意刘全富土出的自己干的想法。

    省里给的那十万块钱,才花了不到个零头呢。是钱重要,还是老百姓的生命重要啊?!

    这个帐吴永成还是能算得清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