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这是根据地啊 (第2/3页)
提起来的就是这个儿女情长地事情,一想起来,他就烦着呢!可又不能和老人说清楚,怕更增加她地忧虑和担心。
“还小呢?!你看看村里像你一样大小地年轻人们,人家谁不是第二个娃娃也会叫妈妈了。唉,什么时候我家的五儿也能娶回一个婆姨、生下一个胖儿子,搂着我地腿叫奶奶,那该多美气呀。我梦里也梦见了这么好几次,愣是高兴得把自己笑醒的。和你爹说了几次,你爹骂我想儿媳妇想得神经了。那个死老头子。”吴家老妈说到这里,背转身、悄悄地扯起围裙,擦着眼睛里流出的泪。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吴永成连忙跳下地来,从后面抱着妈妈的肩膀:“好了,妈,我已经找到对象了。就是这段时间工作还刚接手,顾不上考虑这些事情。待过一段时间,有空闲了,咱就办喜事,让您老人家早点抱上孙子,怎么样?!”
“五儿,你该咋的,就咋的。别听你妈的。她也是上了年纪了,这些天想孙子想得老犯糊涂。别理她。你快躺到炕上歇息”一直蹲在门槛上的吴老汉开口了。他还是不紧不慢、有一口、没一口地,吸着他的旱烟。轻烟把老人家脸上喜悦的表情,淡淡地笼罩着。尽管家里已经有了不少钱,儿女们也孝敬,时常给他往回捎纸烟,还是带嘴的,可他就是习惯抱着他的旱烟袋。
“死老头子,我想孙子想得糊涂了?你不想啊?啊?那是谁见了人家的小孩,也不顾什么辈分,就腆着个老脸,让人家孩子叫‘爷爷’啊?那是谁啊?那还不是你干的好事吗?五儿。你是不知道你爹那一次干地那事情,就是村头叫你叔的小石头家,去年生了一个小子。今年夏天他婆姨把孩子抱出来,他见人家孩子白白胖胖的。就逗人家孩子让叫他爷爷,石头家婆姨红着脸说:‘错了、错了,应该叫您老爷爷的。’你你爹办地这事荒唐不荒唐?!他
说我呢?他现在见了人家石头家婆姨抱着孩子,臊得敢去了。”
吴永成听着父母一来一往有趣的调侃,感觉到了一种家的亲情的温暖:哪家的老人也是这样啊,儿女们小的时候,担心他们的衣食温饱;大了的时候,又为他们的婚嫁大事操心。不管孩子们以后到了什么年龄、社会地位成了什么状况,在他们的心里。孩子们地身上有他们永远操不完的心。而他们很少考虑到自己。
吴永成的家境目前在村里也算是个上等富裕户了,这几年光枣树的收入,就达到了十几万元,加上喂鸡、喂猪和省城的那个贸易公司的分红,也快二十万元了,这连不算在村子里那个红枣食品公司的大股份分红。放眼全国的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应该也打不下马来。可是两位老人却始终节衣缩食,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吴老汉一年四季就是提着个旱烟口袋,别说现在时新的过滤嘴香烟了。就是不带把地纸烟,平时里也舍不得抽。儿女们孝敬的带嘴香烟,也只是来了客人时。用来招待客人的。
他们地这几年挣的钱,除了吴永成鼓动拿出来一些搞了公司投资以外,其余的都小心地扎成一把一把的,藏在家里的某一个角落。他们不相信银行和乡里的信用社,觉得还是放在自己地家里最保险。当然这里面也有怕露富地心理。
吴永成和他地几个姐姐们也劝过老人们几次,让他们不要苦了自己。该花就花、该吃就吃。老人们总是笑着说:“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每天白面、大米地,还要咋?人嘛。要知足,可不敢造孽。”在他们的眼里,过于消费就是不懂得珍惜,就是造孽。
吴永成的爹爹却另有打算,他和吴永成、吴永成的妈妈两个人就私下谈过:“当官不管到了什么朝代,总是没有咱老百姓种地稳。我祖爷爷那会儿当的官就不算小了,吏部尚书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