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地盘变大了 (第2/3页)
群众至少得两年。”吴永成给了罗老书记一个保守的回答。他不想把自己逼得太紧了。什么事情总是留有余地为好。
“吴永成同志。你可要考虑清楚。”任力在一旁着急了。这个时候可不敢信口开河,这么短的时间。就想让一穷二白的吴起镇翻身,你认为你是神仙哪?
李钊书记对这个年轻人的兴趣更大了,他用手势阻止住还想要说话的任力,和蔼地问吴永成:“小吴啊,你们的任专员可是担心你吹牛皮啊!你有什么具体打算吗?来,先说出来,让我们听一听。”
吴永成抬眼看了一下罗主任,他也正用鼓励的眼神望着自己。看来不说出一些具体的招数来,人家也是不会相信自己的。
“咳、咳”吴永成干咳了几下,用以镇定自己的情绪(这么多的领导“虎视眈眈”地看着自己,还真有些紧张),“我有一个前提条件。如果这个条件能解决的话,我的那个保证就能如期实现,还很有可能提前。”
好家伙,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就开始和领导们讲条件了,现在的年轻人这么怎么胆子大呢?!不少人的心里马上就给了吴永成一个大大的鄙视。
罗老开口了:“说,有什么前提条件,你们的地委书记、专员、还有你们的县委书记也都在这里,咱们就来个现场办公,看能不能给你满足你的条件。”
吴永成用舌头添了添自己的嘴唇,微笑着说:“这个吴起镇的名字必须得改。这就是我的前提条件。”
嗨,原来是这个个样子的前提条件。这算是什么事情啊?!不少关心他的人,刚刚大大地长出了一口气,马上又对吴永成有了看法了:改名字,这与吴起镇的翻身又能有什么联系呢?难道说吴起镇这个名字不吉利?!你吴永成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地八十年代新人。也
搬出来封建迷信的这一套啊!
“小吴书记,你别胡闹,吴起镇的名字就很好嘛,在领导们的面前。你别瞎说。这都是哪跟哪地事情呀!一点也不挨边呀!”永明县委的李书记先沉不住气了。
“说一说你的道理。”郭天明沉着脸也开口了。他对吴永成提出的这个前提条件感到很不满意。乘省委领导们在场,你要是有什么困难就赶快提,这么好的机会,你年轻人就以为什么时候也能遇到呀?
哼,就改个地名,亏你能想的出来这种馊主意来!这是什么狗屁条件呀你还不如开口再多要几个钱、做为你小区的起步资金呢!唉,还是太年轻呀,就不知道个轻重缓急!可人家比自己的侄子还小一岁呢,比郭勇那小子稳重多了,也不必太苛求了。毕竟还是二十二、三岁的年轻人啊!
吴永成看了看两位省领导的脸色。见人家两个倒是神情依旧,也可能是城府太深地原因吧,长期的政治生涯,已经把他们锻炼得有那种“泰山崩于前而眼不瞬”的功底。他心里暗自感到好笑:他的这句话可把各位领导的胃口调得不算小。
“这个改吴起镇的名字,我认为还是很关键的。”吴永成清了清嗓子,不慌不忙地说:“吴起镇是个纯农业乡镇,它的大多数村的自然环境与鱼湾村类似。也就是说,吴起镇要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展起来,路子也离不开鱼湾村目前展地模式。鱼湾村现在的主要收入,就是来自于养殖业和红枣深加工产业。‘鱼湾’牌蛋制品、肉制品和红枣系列产品。在香港和日本是相当有市场的,而且价钱也比国内高出不是一倍、两倍地。我在村里的时候,就把‘鱼湾’这个品牌通过工商部门注册了。可以说,这个商标注册涉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