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 小鬼子进村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三章 小鬼子进村了 (第2/3页)

的。因为那会儿大街上也没有什么打字复印点,到印刷厂去专门印刷,量太少、成本太高。就是他们市委办公厅的文印室,那会儿也没有像现在似的电脑打字,还是使用几十年一贯制的活式铅字打字机和油印机。效果比起几年后开始普及的电脑打字,那就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汇报演出是在上午的十点种正式开始的。原来有关部门通知,今天来看汇报演出的领导人是,省委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为的、一些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

    结果在开始演出十分钟之前,省委罗书记在省委副书记、l市的市委书记渠月莲、以及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文化厅厅长、j市的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人陪同下,也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五一广场,观看鱼湾的威风锣鼓表演。

    威风锣鼓队的队员们,因为已经经过了在北京那样的大场面,起初刚出场表演的那种羞涩,现在一扫而光,加之又是回到了家乡,给自己的最高父母官们表演(省委书记呀,在一个省里,谁的官还能比他更大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把自己一个多月学到的本领,尽情地施展了出来。

    几十面鼓,几十面锣,几十付钹,共鸣齐奏,音响如天地轰鸣,使人感受到当年唐太宗领兵征战时、古战场之上的那种威风。

    威风锣是融乐、舞、技三者有机结合的综合性鼓舞艺术。动作是锣鼓表演艺术的基本功。讲究“帅、漂、脆”。

    这会儿,五一广场上,一百条血气方刚、身穿古代将士服的西北汉子,在手持红黄指挥旗的指引下,在表演中,配合默契,整齐划一,气势磅礴,威风凛凛。强奏时,鼓声震天。钹光闪烁;轻奏时,又如春雨滋润禾苗,给人们带来愉悦与鼓舞,从而增强求得好年景的信念。这可能就是《易系辞》中“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的意境吧。

    “好、好、好。”罗书记在看完汇报表演,接见全体锣鼓队的成员时,激动地讲道:“我们

    老百姓有句话说得是‘高兴不过娶媳妇。热闹不过敲们能把咱们农村地这些‘家伙什’,搬到了**广场,这就是一个奇迹。这也是个创举。有的人不是一贯瞧不起我们的农民嘛。在你们到北京之前,我的耳朵里就钻进来一些闲话,说什么农村下里巴人地玩意,难登大雅之堂。你们这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土农民,就是到了北京,也是给咱们j省去丢人去了。可你们鱼湾的农民们就干得不错嘛,不仅没有丢了咱j省地人,而且给咱们j省的人民争了光。给咱们的广大农民也添了彩,敲打出了咱土农民地威风来。事实也证明,我们农民们不仅会种地,而且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也是好样的。我代表j省的全省人民感谢你们。同时省委决定,给你们全体的威风锣鼓队进京人员请功、授奖。”

    会后。渠月莲单独地对吴永成说:“这次你们的这个汇报表演组织得挺好的嘛。罗书记是相当得满意。特别是周围的那一些布置,说给了他一个启。完全可以通过文化,来振兴全省的经济展嘛!题目就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你还有一些什么好地点子,可以写出来表嘛。我记得以前你的文笔也是很不错的嘛。怎么,现在是不是跟了我以后、杂事太多,反倒没时间动笔了?”

    “渠书记,其实我也写了一些的。主要是有关农业方面的一些东西,有几篇是表在《农村政策研究与对策》上地,那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内部刊物。我怕耽误您地工作,就没有告诉您。”吴永成给她解释。那个刊物也是他的四姐吴永丽所在的单位办地一种刊物,也就是供各级研究农村问题的专家们探讨、研究的学术性刊物。一般省级领导们每人也有一份。但是渠月莲两头兼顾,工作比较忙,特别是l市这边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