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菜篮子工程 (第2/3页)
老爷们,婆姨们只会在男人们外出时,流着一串串辛酸的泪,依依不舍地一直送到了村口,唱着:“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牵着哥哥的手,泪水止不住望下流”
当吴永霞和李琴听完吴永成给她们讲的、南方农村女人的艰难创业史时,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胆子更壮了。
“五儿,那你说我们做什么最好呢?吃苦我们不怕,农村的婆姨们还能吃不下个苦?她们南方婆姨们能做到的,我们也不比她们差多少?!”吴永霞也豪气冲天了。说实在的,这个要做点什么的想法,也是起初李琴一个劲地跟她念叨,她才有这个想法的。要不然她家不缺吃、不缺喝的,家里存款也有好几万,足够他们这一辈子花了(当时的几万块钱那可是相当于现在的几十万呀),才懒得动那个脑筋哪!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的,容易吗
既然鼓励她们做,那就要做得最好!
吴永成建议她们利用已经成立的这个霞心贸易有限公司,可以再租一个仓库和门市部,搞一些商品的批、零售业务。货源嘛,选香港的那些稀奇东西:什么邓丽君、黎明、张学友、港台的校园歌曲等的盒式磁带,香港和国外电视剧的录音带,还有那些年轻人喜欢的奇装异服,女孩们头上的小玩意等,反正现在只要是沾一点港味的东西,都是本小利大的抢手货。至于那些家电产品,国家现在还不允许这类的公司经营,只能在一、两年后再考虑了,那也是相当来钱快的紧俏商品。
“批嘛,比较省事,但赚头小;零售利润高,可太辛苦。干脆你们再雇上两个待业的小姑娘,帮助你们看商店,这样公司值班的人也就不用那么紧张了。你们两个也不用那么辛苦。至于香港亦心那边。有我来和她联系,让她组织货源。毕竟她既是大股东、又是董事长嘛!那个门市部也让亦心过来设计,搞得
点,就好比是把她们香港的一个商店。原封不动地搬市。商店地招牌嘛,就用霞心9香港)贸易有限公司销售处这个牌子,搞成镀铜的铜字招牌。别像大街上的那些商店似的。整一个木头牌子挂在那里。一点档次也没有。”
对于铺排这样地小生意,有过前生经验的吴永成,可以说算是小菜一碟了。在他前生的时候。就是在一九八四年地九月份来到了这个l市,他在这个城市读了四年的中专。那会儿,他已经十六岁了。当时什么最好卖,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对了,过几天抽个时间,去他曾经呆过四年地那个学校看一那个班有没有叫个刘志鸿的人。那可是他的前生本人哪!
“小吴,今天早上咱们到国营菜市场和农贸市场转了一圈。有什么想法呀?”l市的市委书记渠月莲坐在她的办公桌后面,似乎是很随意地问着吴永成。
“这个嘛,”吴永成稍微沉吟了一下,思考着说:“粮食的品种还算不少,价格倒也挺稳定的。就是蔬菜花样太少。基本上就是西葫芦、西红柿、子白等那几样。好象太单调了点,数量也太少。买菜的人都是排着长队,去晚了,就连那几样也买不到了。”
“说得对!”渠月莲坐直了身子。盯着这位她喜爱地秘书,有些忧虑地说:“现在还正是蔬菜上市的季节,菜市场就这么清淡,要是到了冬天,农村还可以多一样山药蛋当菜吃,可省城就剩下一堆一堆的大白菜了。别说吃了,每年就这么下来,就是看都看腻味了。你说这该怎么办?咱们以往到了冬天,是从南方调菜,可那一路上来回折腾得冻坏的也不少,等到了l市,扔掉的也有一半。损失也太大了,成本也高啊。小吴啊,你别看这只是个吃菜地小问题,细细地思谋起来,这还真不是个小事情啊!”
吴永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