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整顿 (第3/3页)
托儿所,人家先就要他的户口薄,没有户口薄一切免谈,根本就不和你谈什么借读费地问题。也就是说这就不是钱能解决了的事情。
没办法,吴永成只好试着亮出了自己的工作证,病急乱投医,看能不能起点作用。在双手给人家递上工作证地同时,心里却暗自鄙视了自己一把:自己平时最恨这种狐借虎威的做法,可现在也是实在没法了,唉,这都是让现在这个不合理的社会教育制度逼成这样了,凭什么农民的孩子们,就不能和城市里的孩子们一样,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呢?国家教育的不均衡展,直接导致了农村展的滞后性。
可人家省城里的老师见多视广,根本不把这些放在眼里,甚至连他的工作证也没有接,嘴上还是一点松动也没得商量:“别说你是省委办公厅的,你就是省长,我也没有办法呀。市里面下的文件要求就是这样规定的,这个你也得理解我们呀!要是大家都像你这样,没有户口,就到处跑着上学,咱们哪有那么多大的地方呀?!除非你是省长,让市教育局先把他们的那个文件给改了,我二话不说,就把你所说的这两个孩子都收下。你说怎么样?!同志啊,现在全省、全国都在整党和整顿行业不正之风,你又是从省委办公厅出来的,在这个节骨眼上,更得以身作则,可不能逼着我们犯错误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几句话,说得吴永成脸红脖子粗狼狈而逃。
这种有钱也办不成事情的事,也只有那个年代才有可能生。特别是在一贯以认真出名的教师身上。
吴永成实在是一筹没展了。好在她们两家的孩子还小,吴永成跟她们说的也是明年的后半年,才帮助她们来这里上学,否则真要马上丢大人了。
唉,只能慢慢地一步一步再反正还有时间,以后再看时机吧。不过,走正常的渠道办这种事情,肯定是行不通的,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上学制度,起码十年以内是没有指望的。除非他吴永成能立刻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跃居一省的最高长官,或者是国家教育部的一部之长,否则,这种城乡教育差别的不合理体制,是难以撼动的!
当然,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想办法拼命挣大钱,等十年以后,国家允许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了,他自己建一所现代化的私立学校,高薪聘请全国各地的特优教师汇集一堂,取消门槛之争,没有户口限制,有多少孩子想读书,都可以进来。他记得在他前生的时候,到了一九九三年,国家才会允许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可是要想实现他心中的那个梦想让所有农村的孩子们,都能接受和大城市里的孩子们一样最好的教育,那得花多少钱哪,盖多少学校呀
别梦想了,还是琢磨着干点实际工空想是盖不起罗马城的。但愿“我的未来不是梦”!那就只能认真地珍惜每一分钟了。
吴永成自嘲着摇摇头,离开了这所托儿所。
“吴永成吗?你猜我是谁?什么,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了?你是不是皮有点痒了,需要我过去给你挠一挠呀?!啊!老实坦白,是不是这一段时间,你在那边又找到谁家的千金,起什么歪心眼了?!我跟你说啊,你要是敢背叛我,我马上飞过去,掐死你!对了,我和你说一件正经事吧,我听说你跟着的那位省委常委可是有点不简单哪,最近可能要望上升一升啊,你的运气不错呀,说不定也能沾点光,看来你的眼光还是蛮准的嘛,咱们班的同学里面,闹好了,我看还是你比别人还要早点进步呢,我在这里就提前恭喜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