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三思而后行 (第2/3页)
怎么办?”吴永成记起他来这里的另外一个事情。
“是啊,吴永丽,如果你也想留在北京的话,说不定咱们人多力量大,还能想出一些办法来。”高保平马上开始显殷勤。在他看来,吴永成的四姐、吴永丽就是他心中地女神,他的一切!虽然他还没有勇气向他表白,但只要时机成熟,他就会像中世纪欧洲地骑士,向他们忠爱的姑娘求婚一样,手捧一束红玫瑰,单膝着地,两眼含情脉脉地望着心中的月亮,真诚而大胆地说一声:“亲爱地,嫁给我吧!我会使你幸福一辈子的!”想象一下吧,那情景绝对是浪漫得“盖了帽”了,比他们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要强多少倍啊!他们那都是些悲剧,没有一对活着能比翼**的,都是死了以后,人们同情他们才让成双对的,那有什么劲呀!死了的事情,那只有鬼才能看见!瞧咱的,嘿嘿
“五儿,我正愁该怎么办哪?我们学校党委办公室的同志,昨天和我谈了话,说前几天,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来人调阅了我们班的挡案,只有我是从村、社、县,层层上来的,熟悉农村情况,又在县委办工作过,能马上拿得起材料的写作,决定调我到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调令已经下了,让我服从组织决定。可我一直在想,单位把我送出来,培养了我三年,现在毕业了,却不能再回到咱县里去,实在是良心上觉得有些
现在,你又留到了北京,这好事倒是好事。家里可就没有个人照应了。爹妈年纪慢慢也大了,地里的活儿也干不动了,担子就全压在就里的几个姐姐头上了。可她们也有她们的家呀!要不然,五儿,你留下,我再去找组织请求、请求,我还是回让他们再找别的同志留京。家里没有人照应。我也不放心;咱回去一个,对县里也是个交代
吴永丽扳着手指头,像算帐一样,把这一件件事情。好象说的不是绝对自己前程的一件大事,倒好象在菜市场、和小贩们议论菜价似的。
“这个绝对不行!”吴永成马上就否决了她地这个意见。从四姐到了北京开始读研究生的时候。吴永成就把他四姐的路设计好了:毕业留京求展。现在机会来了,四姐却考虑得这么多,想放弃这个绝好的机会。万万不能同意。
吴永成一脸严肃地说:“四姐,你也是一名老党员了,又在咱县里地党委脑机关工作,你应该知道组织意味着什么,党性又意味着什么!党把你培养了多少年,你就是属于党的人了,不再是单独的自由人;当组织需要你到新地岗位上工作的时候,你和组织讨价还价。这还像个老党员的样子吗?”其实,吴永丽又算什么老党员呢?!吴永成也就是利用当时人们思想地纯洁性,和对党、人民的忠诚,以此来压自己的四姐留在北京工作而已。至于其他的,他的心里倒有了一个想法。不过。现在还不到揭开谜底的时候,否则。非闹翻了天不可!
“那、那、那,家里就没有人照应了,怎么办?”吴永丽被吴永成的一席话说得的确有些不好意思了。仔细一想。自己确实不应该呀,那能和组织上讨价还价哪!这又不是在做买卖,可心里还是放不下家里。
“家事服从国事,小局服从大局!”吴永成还是正襟危坐、一副冠冕堂皇地样子。
“四姐,其实家里的老人,等过几年你成了家,也可以接到北京这里来呀!这里各方面的条件,比你们村里要强得多。早晨起来,到公园里锻炼一会身体,散散步、遛遛弯,白天到王府井、西单逛一逛,有什么病病痛痛的,北京的医疗条件又是全国最好地。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