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一章 春暖花又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一章 春暖花又开 (第3/3页)

。比七九年的时候,生活是强得多了。先最显著的变化,就体现在平时的吃穿上:如今,对大部分人家来说,白面早就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了,不用像以前一样。只有到了过年地时候,才能靠大队给每人分的那几斤白面解解馋。现在大队的农工商贸易公司,使家家户户挣了钱,口袋里有的是人民币。大队的贸易公司就专门有个粮油门市部,从外面调回来的议价白面、大米满足供应,只要你能掏得起钱,一天三顿吃白面,也不用你愁没有地方买。不少外村地社员们(不对了,应该叫村民了,公社都没有了。还那来的什么社员呀!这个老称呼还是一时改不过来。以后慢慢就会习惯的了。)平时家里有了客人,也跑到鱼湾村的贸易公司开设的粮油门市部。托人来买一些白面、大米(这个门市部目前只对本村的村民服务,外村的概不接待)。公司曾经有人建议把这个门市部。到外村也设几个点,吴永成笑着骂他:“你想让我蹲监狱呀?!国家现在粮油统购统销,你见过谁家敢这么干?!咱们现在也是以公司的名义,搞回一点来卖,算是给公司员工的一点福利而已。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强调、咱的这个门市部只为本村村民服务。要不然,人家粮食部门就会给咱扣一顶扰乱国家粮食市场地大帽子。到那个时候,是你戴还是我戴呀?”仅此吃喝一点,就会让外村的人们百感交集地感叹:天哪

    也仅此一点。让不少外村地大闺女们,纷纷抢着想往鱼湾大队里嫁。鱼湾的小伙子们。到县里、乡里赶集、串门时,一句“我是鱼湾村地”,能引来无数双羡慕、嫉妒的眼光

    至于说到穿着打扮,鱼湾村的姑娘、后生们,那简直可以说是引领永明县的新潮流:还是因为那个贸易公司的存在。近年来,公司的业务量大大增加了,主要业务也不只是局限在j省省城、和北京以大碗茶起家的张英那里,现在甚至于扩展到了临近的几个省会。公司地年轻业务员们待遇高、不缺钱,天南地北的见识广,出差回来时,那个不买几件时地衣服,送给心上人哪?!后来吴永成干脆在县城里开设了一家贸易公司的分公司,专门经营各种时尚的服装,衣服样式不敢说与港台同步,也能吹不次于j省省会的衣着流行。

    吴永成代理支部书记的职务已经去掉了“代理”两个字(因为他于前几天结束了预备期,在学校光荣被批准转为正式的一名中国**党员),在鱼湾村村委会主任选举时,他认为王虎虽然不具备一定的开拓能力,但是守家绝对是一个可靠的人选,所以就向乡党委书记文彬、乡长胡云珍提出,他自己不再参加村委会主任的竞选,提名王虎为鱼湾村村委会主任的候选人。他也想慢慢淡出对一些具体事情的插手,在以后的工考虑现、培养新的后备干部。

    同时他也想到自己离大学毕业、也就一年的时间了,一年以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说实在的,他到现在心里还没有个准谱:是服从国家分配、参加工作,重新再端起“铁饭碗”,还是干脆甩开未来将要从事的公职,回到农村将来凭借自己的一些先知先觉,做个拥有个人资产百万、甚至千万的大富翁哪?

    如果要想带领更多的农民们,早日走上小康道路,服从国家分配、参加工作是选,还最好是到中央部、委,起点高啊。因为相当长的时期内,在这个国家,“官本位”还是占绝对上风的,只有职位越高,自己的话语权才越大,离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距离也越近;如果选择后者的话,起码目前是会肯定被当作神经病的:因为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在这个时代,扔掉大好的官宦前程,回农村当个农民的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