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锦上添花 (第3/3页)
胡云珍见人就吹、上会就捧,也把他的好奇心勾引起来了:这个胡云珍也是个老社队干部了。要是这个吴永成没有做出点什么来,他也不敢这么胡吹呀!那可是都要去看地呀,这一伙人谁不是老农村工作者了哪?谁的眼里能揉进沙子去呢?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谁还能看不出个好赖呀?!对,是好是坏是真是假,去鱼湾走一圈。不就都知道了嘛,说不定还真的再能树一个样板哪!
当吴永成陪着他在鱼湾大队转完一圈后,文彬心里兴奋的简直要跳起来了:“小吴呀,没想到几天工夫,你就把这个大队又变了个样,不错,不错!你的那个‘十星级文明户’的牌子还没有挂吧?奥,要等和我们汇报了以后再挂。好,好,你虽然年轻。但这个组织纪律性还很强嘛。我看这样吧,那个牌子先不要着急挂。还有你们评地那几个‘五好’,等你们的那个沼气能正式起用的时候。咱们搞个挂牌和剪彩仪式,我再和县里的有关领导汇报一下,到时候把地区报社的记者也一起请来,搞的场面热闹一点,把咱鱼湾大队和玉平公社的名头,在全区也要一炮打响!什么,你也是这个意思,你还想把省报的记者也请来?能行吗?你请同学帮助?!奥。我倒忘了你不是还有一个同学是地区郭天明书记的侄子嘛,对。有他们出面,什么事情不能办成哪?!”
送走了文彬书记,吴永成又开始忙着张罗开了。这一次他是想趁着村里的小学生放了暑假,教室里空着,把全村三十岁以上地社员们,集中起来,办一个扫盲和宣传科技种田相集合的夜校。扫盲由学校地老师来讲课;科学种田就只好聘请县农业部门的技术员了。要提高村里地社员们的整体素质,只能这样一步一步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只有养成了这样的一种习惯,以后不论他吴永成还在不在这个村里、当主要干部负责,社员们自己也会主动去接受新的科学技术,新生事物的推广也就容易多了。这就好比学生学习一样,只要老师教会他学习的方法,老师不在、或者他走向社会以后,自己也就能自习一切所需要掌握的新知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吴书记,外面有咱地区报纸的记者找你。”胡丽进来对正在忙碌地吴永成说。这个女子自从那一次郭天明书记来过以后,只要一有时间,就忙着自习各种有关播音方面的东西,晚上则缠着吴永成、强化她地普通话,可以说为了梦想,准备付出艰辛的劳动了。她的这种拼命劲头儿,吴永成越看越像他的四姐吴永丽,虽然他对胡丽将要准备从事的职业十分的不感冒(在他看来,文艺界和娱乐圈里,那些潜规则是很龌龊的),但他还是尽他所能,去帮助胡丽。他一相情愿地想:说不定将来在这个里,胡丽能洁身自好,成为一个另类呢!
“吴书记,不好意思,打扰你工作了,我是咱地区报社的记者杜琪,听说咱们鱼湾大队在精神文明方面搞得相当不错,所以来可以吗?”说话间进来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子,从她的衣着打扮、谈吐举止来看,这是一个十分精干的职业女性。
“能请你谈一下、为什么你在这方面下了这么大的工夫呢的大队,现在都在加紧想法让农民富起来呀?”
“我认为这两个方面并不矛盾。我们是把培养新型农民放在了第一的位置。不仅要让他们富起来,还要让他们生活得有品位。‘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村,争创新农家,建设新农村’这才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营造好的农村环境,加强农民的美德意识,才能整体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