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精神文明也得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二章 精神文明也得搞 (第3/3页)

片子。

    可在当时,全公社就有这么一台电影放映机,二十几个大队,谁家招待的好,一个月才能多轮一次,放映员牛得很。〈喜盈门〉又是一部新片子,片租贵不说,还得专门到地区电影公司去一趟,才能调回片子来。

    放映员当然不愿意干出力不讨好地事情。还对鱼湾大队请他来的那个干部说:“就你们鱼湾大队地破事多!要看电影,有什么片子,看什么就行了,还挑挑拣拣的,牛皮什么呀!?有本事,回去自家大队里买一个放电影的机子,想看什么片子,就调什么,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那多带劲!这一次啊,别说什么喜盈门了,就是〈南征北战、〈地雷战〉这些老片子,也轮不到你们了。瞧你们大队的那个招待,小气得连一盒好烟也舍不得给我,还算全县有名的富大队哪?!就架了个空名!”

    那个大队干部没来由的,受了一肚子窝囊气,当时还不敢怎么他得继续陪着笑脸,和人家打哈哈啊。

    公社的电影放映员,那可是牛人呀,谁敢得罪他?要是你多说几句,有哪一句话,一不小心,不中人家的意,惹闹了眼前的这位活神神,他还真能做得出那种几个月、也不去他们大队放一场电影的事情来,这要让大队的社员们知道了这个情况后,那能把他臭骂死。

    当时的农村,也没有什么别的文化生活,电视机之类的新鲜玩意,也只有像吴永成那样的“烧包”,才舍得买。大部分的老百姓们,就盼着每月一次、公社的放映员下来村里放一场电影。没有什么新片子,老掉牙的,还一个劲断片的电影也能凑合呀,总比什么看的也没有要强得多啊!

    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回了自家的大队办公室,那个干部不免添油加醋地、把那个公社放映员的话,重新给吴永成说了一遍,末了,还气吁吁地说:“你说,吴书记,他牛什么呀?不就是一个公社的放电影的嘛!有什么牛的?等咱们大队以后有了钱,也买它一部放电影的机子,他就是想来

    电影,咱也就是不用他,气死他!”

    吴永成听了哑然一笑,还真是的,不就是一部1mm的电影放映机嘛,那能值多少钱啊?在当时,也不过就值四、五百块钱吧!这几天,自己也是光顾操心其他的大事了,就忘记了这个茬了。丰富社员们的文化生活,这也不是个小事情呀!抽点时间,得赶快置办一些东西,把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先办起来。

    “那个,你先去公司的财务室,把李琴给我找来。一会儿,你就带两、三千块钱,和公司的业务员,坐下午送鸡蛋的汽车,到省城走一遭,给咱买一台电影放映机回来。记住,你找公司的业务员时,挑一个精干一点的,到了省城,就得让他把这个怎么放电影学会,今天晚上回来后,他就是咱们大队的兼职电影放映员了。”

    “吴书记,你不是逗我玩吧?我可是和你说的气话呀,你可别见怪!你还当真给咱大队买一台电影放映机?”那个干部傻眼了。

    不会买、就买呀?那也用不着带那么多钱呀,一台小放映机,也就不过几百块钱的东西。还带两、三千块钱?吴书记不是被那个公社的电影放映员给气糊涂了吧?也是的,那个家伙的那话、说的也太难听了,谁听见不火呀何况,眼前的这位大队代理支书,也不过才是二十岁地毛头小伙子。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看来是要赌一口气了。

    唉,年轻人看来还是沉不住气呀,这是瞎糟蹋大队的钱哪!都怪自家的嘴欠,惹的这叫什么事啊?!老人们说得没错呀: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公社的领导们也真是的,怎么就放心让一个这么年轻的后生,来当鱼湾大队地家哪?这后生也就是花花点子比别人多一些,净搞些歪门邪道的事情。

    “当然是真的了。你看我像在逗你玩吗?记住。你们到了省城后,别买那种mm的小放映机子。咱要买就买好的,就买3mm的放映机。一步到位,以后也不用再瞎折腾了。这就算咱大队地贸易公司,给全村的社员们办的第一件好事。你们去了省城,抓紧一点时间。我马上找人。到地区电影公司给咱调片子,争取今天晚上,让全大队的社员们,用咱大队的新电影机子看新片子。一会儿,大队的喇叭就通知全体社员们。你要是赶不回来、误了事,就准备挨骂吧!”

    那个干部一听,掉头就走。得赶快抓紧点时间!早知道有这么一说,他就不在那耽误时间了。有了钱,当然什么也好说。至于公司里精干的后生们,嘿嘿。现在多的是!

    自从前几天这位年轻的支书上了台,放出话来。要在公司里通过什么普通话考试、业务知识考核,来精简一部分业务员后。那一伙平时牛气烘烘的年轻人,一下子都着了急,变得勤奋好学起来了。也不笑话村里说普通话地人,是“吸的是本地地空气,放的是外地地洋屁”了,到处找人拜师、学普通话,翻书看业务知识。

    村里除了吴永成,就数胡丽的普通话还有点味道。吴永成太忙。顾不上给他们讲课;他们也忘记了自己当初是这么嘲笑胡丽的了,一个个拉亲戚、套近乎的。把胡丽当成了“香饽饽”。实在没有办法的,钻到小学的教室里,和七、八岁的小娃娃一起上课,从头学汉语拼音,这还是有的人,从胡丽地嘴里套出来的呢。他们这么做,开头还让小学地老师们,往外赶了好几次。你毕竟是干扰了人家的正常教学秩序了呀!那些小娃娃们,上课什么也不听了,一个劲地掉转头,看坐在后面的几个怪物:都那么大了,钻到这里面起什么哄呀?!早干什么去了?真不害羞!

    不是他们不害羞呀,实在是怕通不过那什么的破考试,被人家赶出公司去,那可就丢人、丢大了。这个吴家的五儿,也真是病得不轻,你说你考什么不好,偏要考什么普通话,咱又不是北京人,咱也当不了北京人,咱就是想当,人家也不要啊。你说学那玩意有什么用哪?!在咱自家的家门口,咱说的这话谁听不懂呀?还用得着整那洋玩意?真是吃饱了撑的,就爱显摆自己比别人有学问!

    牢骚归牢骚,该学还得好好学,人家是支书啊,掌权的人哪,你不服,还真不行!真因为这个考试不及格,被人家赶出了公司的大门,那可找个好对象,也就难了。听他们消息灵通的人说,以后公司的业务员,也要像吃公家饭的人一样,每个月工资,不再是和以前一样,到了年底算工分了。听说每个月的工资还不低,比国家干部挣的也要多。虽然说,工资和工分折合下来,实质一样,都是钱。可听起来,那就差得远了去了。出去到了外村,找个对象,人家姑娘一听说你是每个月还挣工资的,抢着过来,就和你拉手;你说、你是挣工分的,挣的再多,人家也不稀罕,她也同样挣的是工分呀!对不起,拜拜了!您该到哪、就到哪玩姑娘不喜欢你!!

    就为了这个未来的幸福,后生们也都在拼命!

    打走了去省城买电影放映机的人,把到地区调《喜盈门》片子的事情,也安排好以后,吴永成伸了伸懒腰,正想翻开书看一会,就听见大队的办公室外面有人喊:“吴书记、吴书记、吴书记在吗?你家来了客人了还开着一辆小卧车

    客人?那里来的客人哪?要是县里和公社的人,就直接到了大队了呀,他们一般也不会到自己家里去呀!会是谁来了呢?难道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