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分歧 转变 (第2/3页)
意思地对大姐夫说:“画得有些难看,基本样子就是这样。明天,我就要和我四姐去上学了。本来应该我自己来闹这些东西地。现在只能麻烦你们了!”
“说这些,就是你没意思了!什么叫你应该、我应该的,还谈什么麻烦?都是自家人地事情,还分什么里外。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客套话多。五儿,以后你就给咱们动嘴、动脑子,这些跑腿、出笨苦的事,有我们呢!”大姐夫一边看着吴永成画得“四不象”图纸,一边说。不时还把自己看不明白的地方指出来,让吴永成讲解。
经过姐夫小舅子两个人一个多小时的琢磨,一套简陋的、半机械化、笼养鸡集中喂养设备诞生了!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鸡笼用钢筋、铁丝制成。多了两排喂食小槽、拣蛋槽而已。喂水和食槽放在一起,粪便自然下坠,落到地上,集中清理。这就省得人来回奔跑,节省了时间和体力。
“要记住,把鸡都关在窑里后,得给它们按上电灯。每天保证有十多个小时的照明时间,喂的鸡食里面,必须隔几天,加一些少量的沙子,便于鸡的消化。”吴永成又给他说了一些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怎么给鸡舍里还要安电灯?还得十几个小时?把他们美的,比人也牛气了,把们惯的!”大姐夫对鸡舍里安电灯有些不解。
“没办法,光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产蛋率的高低。这个,我记得好象、每天光照时间要够十四、五个小时。因为咱的鸡,以后就不在院子里散养了。照不到太阳啊!”吴永成简单地给他做了个解释。
“我还有一点不明白,为啥隔几天还要给喂的鸡食里掺沙子?五儿,你一会把它们抬举到了天上,给它们安电灯;一会又把它们踩到了脚板底,给它们掺沙子?真搞不懂!”吴永成的大姐夫费解地摇摇头。
“鸡食里掺沙子也是为了鸡好。你知道,鸡是没有牙齿的,它们吃食时不能咀嚼食物,因此就只能把食物直接吞进食道,贮存在。沙子吃进去后,也贮存在食袋里。鸡的食袋是极f物和沙子进去后,混合在一起,通过蠕动,沙子的棱角摩擦着食物,过一会儿,食物就很快被磨成碎糊状,被吸收了。”
大姐夫的为什么还真不少。吴永成模模糊糊只能记得这些东西,所以也含糊应付着。
“奥,原来是这么回事!”大姐夫刘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他又想起了什么,对吴永成说:‘明天你就要和你四姐,回学校去吗?干脆,今天十五,大家都在我家吃饭。顺便把咱们商量的,和大家说一大家有什么意见!”
“行啊,又得你破费一顿。”吴永成满口答应。到底是老大!估计他是担心老三马柳平,不知道这些事,会有什么误会吧。
中午的时候,刘珠家的儿子楚才,一会的工夫,就把下午他家要请客的消息,通知到了各家。
到了下午三点多,几家的人66续续,会齐在吴家的大闺女家。除了三女子吴永霞身子不便,继续坐在炕上。其他四个女人,一起动手,还没等几个男人聊了一会,菜就好了。
正月里的吃食大部分是熟的,只需把饺子捏好就行了。
吃饭的时候,坐桌子还是按正月初二,在老人那边的规矩:男人和两位老人、三女子,在炕上一桌;其他人等和小孩。在地下摆了一桌。
这次马柳平倒没有喧宾夺主。大女婿刘珠说了开场白。大家就拿起筷子开吃。
酒过三巡,刘珠把他和吴永成商量地事,在桌子上和大家说了一遍,征求大家的意见。
马柳平先开了口:“窑场的事,就随你们的意见。反正也是我的几个兄弟,在那儿干,以后就让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