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权衡利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一章 权衡利弊 (第3/3页)

贪污了。你可别吓唬你三姐夫,他可胆子小。这些都是你那次暑假开学时,教给他的呀!”

    吴永成这时才想起,这个社员每个鸡蛋挣五分,公司挣三分钱的主意。还是自己当时给他出地呢。也怨自己,当时光顾了想着怎么能展、扩大这个贸易公司,充分调动起广大社员们的积极性,就一时忘记了现在这个时代的特殊性了。还是考虑得不周到啊。

    现在的社会,从上到下,还有相当多的干部,极“左”思想还是特别严重。虽然口头上念着“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和报纸上念的调调一个样。可自己地周围,一出现什么新生事物。几十年来深藏在骨子里的极“左”观念就马上抬头。戴上极“左”的眼镜先审视一番,不合规矩。马上就定为异端邪说。大帽子、大棍子接踵而至,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君不见光一个姓“社”、姓“资”的理论问题,全国几十家大型报纸、刊物就争辩了多长时间!本来纯粹的一个学术性问题讨论,有一些文章的作者,还是受到了莫名其妙的一些打击、排挤。当时也是号称“百齐放,百家争鸣”的。

    这种事情,既然露出了苗头,就不得不防。要是再让三姐夫马柳平,在这种事情上栽一个跟头。那他吴永成不是白白穿越回来了吗?他是人,又不是一头不长记性的猪?更何况这个主意。还是给他人家马柳平同志出的,这娄子他不想法来堵,让谁堵啊?

    “没事,三姐夫,你不用担心什么。这还是一件好事呢!”吴永成先给马柳平吃了一颗宽心丸,“这能让你在全大队地社员们心里,威信会更高。”

    “哪有这样的好事。”马柳平自己也细细思谋着,这事情自己是有些做得太过份了。前几年社员们家里多喂几只鸡、猪什么地,还被说成是“资本主义的尾巴”。虽说这两年政策放宽了,可谁也没干过像自己整地这种事情呀。自己当时也是头脑一热,听了小舅子的话,也没往深里再想一想。他毕竟只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年轻,哪经过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呀。也怨自己不长脑子,以前听他的话一帆风顺的,都养成习惯了。

    唉!马柳平不由得出了一声长叹,头搭拉了下来。

    “真的,三姐夫,真的这是一件好事。”吴永成见马柳平地情绪一下子跌到了谷底,连忙施展他擅长的“说”、“绕”功夫:“说”是他作为一个老文秘人员地底功。“绕”是多少年乡镇工作,和农民们斗智斗勇练出来的。

    “你听我给你细细说一说。刚开始咱不用那个办法,大队的社员们也不一定就会相信咱们大队开的公司。只有让他们吃到了利,他们才会好好地干。现在既然上头不让这么干,那咱们就把这个大小比例再倒过来,大队喇叭上要好好说一说,这是上面领导的意思。就是县里、公社下来人,咱们也马上改正过来了。上级领导肯定会表扬你知错就改。你让一些队长们,在下面悄悄给社员们好好讲一讲,这都是咱大队的社员们自己出去到处瞎说,才惹出的麻烦!他们要不是到处乱说,其它大队的社员和公社、县里的领导又怎么能知道呢?告诉他们,有些事情是能做不能说的!咱鱼湾大队的社员挣了这么多钱,其它大队的人肯定要眼红啊!人们就会说都是一个县、一个公社的,凭什么他们就应该比鱼湾大队的社员们穷?县里和公社的领导也要全面考虑啊,总不能光让你鱼湾大队一家活吧!告诉他们,以后活可以多干点,话绝对要少说!特别是咱们大队的公司才刚起步,现在可经受不住一点磕磕碰碰。这可是咱鱼湾大队全体社员们的饭碗。要好好地捧着它,不敢让人打碎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