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起步(2) (第2/3页)
窑洞当作鸡舍,院子里喂了猪,把几家的集中到一块,有几个人就照应了。不过那个砖窑和咱们的鸡、猪这摊子,可得几家坐下来想个好章程,各家里面占多少股,一年下来咱们也分一次红。这叫亲兄弟,照算帐。要不时间长了,谁也不好意思说,反倒亲戚之间也闹得生分了。”
这个必须点到,不论在哪,“大锅饭”只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时长日久,就成了“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了。
“你放心,都是自家人,宁可咱吃点亏,也不能别人说三道四的。我和大姐、二姐他们都说了,砖窑以后赚了钱,还有你的一份,毕竟是你的主意嘛!四女子就不给了,她一个女人家,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人了。”三姐笑着说。
“我才不稀罕!”四姐撇了撇嘴,
我连忙解释:“我的那份你们就不用考虑了。以后闹什么摊子,给咱爹妈名下顶一份,给他们留个养老钱就行了。”
“五儿,这个叫薛红的人倒是不错,可人家愿意来咱这儿吗?”三姐夫拿着那张报纸问我,“人家可是正经的名牌大学生,又在地区工作过,现在还是吃的国家的商品粮!”
“不一定非要让他扔了工作,跑到咱这来呀!咱可以请他来当老师、参谋什么的。他正在落难的时候,生活估计特别困难,一家老小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这个人我看将来国家肯定会重用的,咱现在帮他一把,把他老婆和孩子的户口转到咱大队,多给点照顾。他肯定会全心竭力帮助咱的。”,历程县离我们这儿不过一百多里,办这点事应该不成问题。
“对,这是个好办法。回头我再从村里挑一些精干些的后生,起码是初中毕业的。把那老师请来后,好好培训一下,再让他**去跑一跑,肯定能行!五儿,你说我兼了咱这个大队的支书和大队长,会不会人家就不要我了,再让我回村里当干部?要是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