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人才啊,人才 (第3/3页)
位以编制已满为由,拒绝接收。地区人事部门建议其下放所在历程县就地分置,并在其申诉材料上批复:尽量人尽其才,专业对口。历程县人事部门接到批复好生为难:各单位均已编,还要专业对口,如何安置?干脆一纸公文踢给了县商业局,商业局又安置在下属食品公司。此时正好一个公社食品站辞退了一名打伤顾客的肉店卖肉的临时工,就让薛红到公社食品站去卖肉,说以后有了机会再调整。结果一直到现在,他还是每天手拿屠刀,“磨刀霍霍向猪羊”。期间他也跑过地、县人事部门要求调整,人家的回答也有道理:你学的是商业,卖肉就是归商业局管。现在卖肉的多吃香,这还是县里领导照顾你受了十几年罪,特意给你一点补偿的。他在美国的一个姨妈曾表示能为他们去美国出点力,他谢绝了:“而去夷狄,就离开了父母之邦”。
视线离开这篇报告,详细地看了看这个版的其它内容,都是关于“用非所学、报国无门”的读者来信。还有一位是一九六八年毕业于人民大学的工业经济系的,却在一家只有五十多人的农机厂工作,干过保管、统计、出纳、文书等职,有的是学海洋地质地貌的,分配到民政局下属残疾人福利厂;学海洋气象的,分配到县化肥厂当机修工;学航空摄影与地图的,分配到中学教物理……更有一位离奇的是毕业于清华大学城市社会学系的研究生竟在一个农场当了二十多年的猪倌、羊倌。
缺人才啊,人才缺,许多人才却都是在那里等死、茺废。随着岁月的流失,一个个由丰华正茂变成两鬓苍苍,不能再被重用!
我心一动,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宝贝们利用起来?调动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让他们来当顾问啊!这些人中间什么专业的也有,正是报国无门、郁郁不得志之时,拉他们一把于国、于民都大有益处!再过三、五年想找他们就难了,到那时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落实,大部分人才就会人尽其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