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4.“绿色产品”也难出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54.“绿色产品”也难出口? (第2/3页)

。1975年在都就成立了机械化养鸡指挥部,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种鸡场――bj市种禽公司和第一个现代化的蛋鸡场――红星20万只蛋鸡场。后来,相继在bj、sh、gz等大城市的郊区建起了一大批国有或集体的大中型鸡场和种鸡场,但仍不能满足我们的市民对鸡蛋和鸡肉的需求。”高叔叔停顿了一下,喝了点水接着又说:“不过,现在农村养鸡普遍规模较小,每户几只、几十只的较多。在这种小群体大规模的生产模式下,饲养条件简陋,生产水平普遍也不高,传染病威胁也严重的情况下,很难大规模地展起来。如果有可能在技术上得到保证,国家在这方面应该有不少投资。现在光bj一个市,政府就要一年在鸡和鸡蛋上给市民补贴500万,这还只是一个市,全国那么多城市,一年政府要拿出多少钱,你自己算算吧,养鸡大有作为呀。不用出口,光国内就能完全消化。”

    “我们村的鸡蛋和别的鸡蛋不一样。它是绿色天然产品,营养对人最好。和养鸡场吃饲料的鸡蛋不能比,价格就应该比它高。”我闷声闷气地回答,情绪还是不高,没办法高呀,一条路也想不出来,哪能早点让农民们富起来?不留神前的名词概念又说出去了。

    “什么,你们村的鸡下的蛋是绿色的?不可能吧,我还没见过绿色的鸡蛋呢!你带来了吗?”没等高叔叔说话,白阿姨先抢着开口了。女人的好奇心永远是第一强的。不过在当时,谁也压根就没听说过什么绿色天然产品,好奇也是自然的。绿鸡蛋谁不想看看,我还想呢。只要不是染绿的。

    “不是说它鸡蛋是绿色的,”祸已闯下了,先试着解释吧,我也没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能不能听懂就看他们的悟性了。“它是这样的,像大型养鸡场的鸡,都是吃的饲料,里面主要是玉米、高粱等。为了粮食高产,现在地里都用化肥,可这化肥种出来的粮食不可避免就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