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49.闹红火”(2) (第1/3页)
下午,路程最近的李家村秧歌队到了村口。
我们这的风俗习惯,正月里闹红火,村与村之间的秧歌队都要进行互相交流――“转村子”,一是为对方祝福,二是为炫耀自己村的富裕,同时也是两家秧歌队伞头把式的较量。
村与村之间的秧歌交流,礼仪较为隆重,一般是由演出村向对方呈送贺贴,如“某某大队,喜闻贵村人寿年丰,值此新春之际,送上一班秧歌祝贺”之类。由对方请帖邀,请别人者极少见,民间认为不能要求别人来恭贺自己。对方如收到贺帖后就得积极准备,诸如礼物(旧时为二斤粉条,二斤酒之类,现多为几条烟,几斤糖等)、饭食(只一顿饭)、演出场地、接送人员等等,有条件的村庄,还要专门组织秧歌队迎接。
此时听村头有人来报,接着村头便响起了“嗵、嗵”的三眼铳声音,连绵不断的锣鼓声,由远自近而来。大队支书胡云珍急忙和大队长马柳平,急急忙忙赶往村头,让秧歌队也整装马上前往。
秧歌队进村前,村里主事人要带领接送人员或秧歌队到村外迎接,一般比较简单,此为头接,也叫村外接。秧歌队临入村时,主人须在村口再次设席相迎,桌上摆上几样酒菜,双方对唱秧歌,对上即由主人领进村里,若对不上秧歌,便很难入村表演,这是最隆重的一次迎接,俗称二接,也叫村口接,至于进村后还有三接、表演结束后还有三送仪式、伞头互唱告别与挽留秧歌等,这里就不一一罗嗦了,免得有的书友大大要代表读者枪毙我。
我们的秧歌队来到村口,两队秧歌在村外彩门下相遇。
前几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