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1.春到京城(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41.春到京城(1) (第2/3页)

,两个女同学留下四百元,这基本没动;上次的路费,还有二十多。对,就留下五十元钱,作为路费和给家里人买礼物用的,剩下的都把它变成猴票。要玩就玩个大点的,砸他个晕头转向,他个天昏地暗,

    一路上,我拉着保平,也没顾的上看北京城节日期间繁华的景象,摧着高保平带我到最近的邮电局营业所。

    他以为我要给家里寄信,不解地问:“我们楼下就有邮局的信筒,干吗要跑到邮局营业所?”

    “别问那么多,快点有急事。”我一路上催着他。“莫名其妙。”他摇了摇头,只好带我向最近的营业所跑去。

    在大约八点半的时候,我们跑到了营业所。

    这时,里面只有一、两个寄包裹的。

    我定了定神,走到柜台前,问营业员:“我想买邮票,有吗?”

    营业员乐了,“看你这同志问的,邮局没有邮票,哪儿有啊?大过年的,您跑我这来逗闷子。先谢谢您啦,大年初一、一大早,就给我一乐。您要几张邮票,要信封吗?”

    营业员是个十**岁的小姑娘。

    “对不住、对不住,我这人不会说话。给你先拜个年,祝你新春快乐、工作顺利、找个好对象。”

    “您也过年好,瞧您这话说的都说出花了,还不会说?真逗。对了,您要买点什么。”营业员被我说的笑成一朵花。

    “有今年出的猴子邮票吗,我买几张。”

    “吆,寄个信什么邮票不行,您还偏要猴子的。得,我给你看看有没有,反正现在没几个人。”营业员给我翻腾去了。

    “多谢、多谢。”

    在北京呆了半年,北京人的客气,我倒学了不少。

    当时八零年行猴票时,我国国内的集邮业务还没有普遍恢复。

    在当时,邮票就是主要在邮政通信中当作邮资来贴用。一般普通的信函上比较常见,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