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想不出名都难 (第3/3页)
不对,难道是半个月前写的、那篇关于两种制度对比的稿子给表了?当时我只是试着寄给了《人民日报》与北大校刊,也没抱希望能表。毕竟人家那是高门槛,咱前前后后都是凡胎俗子一个。没想到真表了。
“谁家了?”我急忙拉住保平
“什么谁家了,你投了几家?《人民日报》!前天学校广播站全文播出。学校还让各系组织学习、讨论。牛人呀,小子,没看出来有一手啊!”
“碰巧碰巧,纯属偶然。”我连连谦虚。
两天后,辅导员高淑琴老师给了我一个大信封,“吴永成,你给北大投稿了?什么不错呀,能在北大校刊上表,咱们学校的不少老教授,也不一定做到。快考试了,好好复习一下,争取拿个好成绩。”
高老师这人不错,就像一个慈母一样,呵护着我们班每一个同学。当然除了高保平见了害怕,因为那是他姑,管得他紧。
经过紧张的复习,终于迎来了大学的第一次考试。
考试前,高保平临出宿舍祈祷:“兔儿爷,保佑我顺利通过考试,要不这个假期我就掺了,肯定得接受再教育。”
着急了什么神仙也求,也不说对不对口,真是的。
“没那嘛严重吧?”我望着他一脸虔诚的样子,怀疑地问。
“你不知道,我爸对我特狠,再加上我姑煽风点火,如果考试不理想,恐怕难过关。那就惨了。”他拉长声音悲叹着。
三天的考试很快过去了,在等成绩的这两天,我把国际贸易系的试卷和日语试卷找来两份,试着答了一下,对照答案,成绩还能凑乎,都在八十五分以上。
高保平所担心的成绩,终于出来了,他勉强全部过关。高兴的他当时就把成绩单吻了几口。我的成绩居第二,比冯霞少了五分。不错,挺满意的。不一定非要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