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赴京上学 (第2/3页)
,来回报领导的爱护。”一上车我感激地对任书记说。
的确,作为一个二十多万人大县的县委副书记,地位不可谓不高(在全县人眼里),专门抽空来送一个毛头小伙,若非爱才,不会如此招摇。
任力说:“应该的,永成,你这次高考中榜可是十几年来给咱们县带了个好头,前年只考上几个中专生,去年两个大专生,大学本科你是头一份,骄傲啊!到学校,好好学点真本事回来。给咱们的家乡多做点贡献。建设四个现代化,没有你们这些有知识的年轻人,是干不成的,永丽(四姐的名字),你也向你弟弟好好学习,那天老刘上县里开会见到我,说你报了个电大函授大专班,学的什么专业,中文。好,认真学,再锻炼一段时间,我把你调到县委工作,可不能让弟弟比下去哟。”
车一路送到地区车站,直到我们登上了赴京列车他们才离去。
一路无语,九月一日早八点多,我们到达都北京。
出了北京车站,一股清新的政治气息扑面而来。到处悬挂着:“集中精力,搞好生产建设”、“多快好省,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团结一致向前看,争分夺秒建设四化”。
站台喇叭传出节奏明快的歌曲“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愿洒热血和汗水,征途上,战鼓擂,八亿人民喜心怀”。
近处的建筑工地上到处飘着“第一青年突击队”,“第三青年突队”的旗帜,一副大干快上的情景。
马路上人来人往,车流不息,秩序井然,一大片蓝灰色海洋中间或夹杂着红、绿的颜色,不时有几个穿着喇叭裤,留长头,戴着贴有商标的蛤蟆镜的年轻人骑车驶过。
四姐边走边看,一不小心撞了人。
“骚瑞!”抬头一看,是一个留着长头、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提着个四喇叭收录机的年轻人。
“你怎么骂人,不就撞了你一下吗?”四姐瞪着眼睛操着方言火了。
“没关系,没关系,对不起,你走吧。”我急忙拉住四姐,向对方道歉。
“哼,土老冒,古得拜。”扬扬手走了。
“五儿,他骂我,你也不帮我出气?”四姐不干了。“人家说的是英语,对不起,你初中没学过英语?”“咱们那初中谁上过英语,你不也没学过,你昨能听懂。”
“我自学的。”我含糊地回答:“四姐,回去时你买两本英语书听收音机自学吧,英语在以后的工作中相当重要。”
转了几圈,找到学校的接送车,车上已有不少新生和家属。稍等片刻,接送车便启往学校。一路上,四姐紧张地拉住我的手,好象她才是要入学的新生。
不一会接送车停下,我们下车后现,车已停在了学校的校园内。
前面稀稀落落摆着几张桌子,贴着用毛笔字写着工商管理系、国际贸易系等字样的小纸条,走近才能看清。
我拿出录取通知书,朝贴着工商管理纸条的桌子走去。
桌子后边的是一位剪头、戴眼镜的中年妇女,她拿过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