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又出名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0.又出名了 (第2/3页)

现在他们主动上门来,正是宣传的好机会!如有可能,再办个学习班。

    谁知爹和三姐夫据实相告,大多数人却都不相信。

    少数脾气不好的几个人,人当场置疑:“日哄鬼呢,谁家喂猪用那东西?蚯蚓喂猪鬼才信呢!”乘兴而来,扫兴而去。

    “吴家老汉和马柳平是实在人,只有他家的五儿,才会编这瞎话!哼,真是个滑头!”

    本村的人也不相信。头脑活的人,每天抽空就上我家来串门观察,看你到底用啥喂猪。三姐也常过来诉苦,她家从一大早到黑夜,都有人来串门,五、六天下来,把她公婆烦得都受不了了。我安慰她,过几天人们相信了,就不跑了。

    经过几乎全大队一千多号人的仔细观察,大家得出一致结论:吴家没哄人!蚯蚓这东西能喂猪。效果就是好。

    于是三三两两,又开始上门请教咋样养蚯蚓。只要相信就好办。但这单个教练,也不是办法!

    我找到支书胡云珍,把办个蚯蚓培训班的事,跟他说了,让他组织。这年头非法办班可不行。

    胡云珍听了满口答应,这是好事。授课培训由三姐夫负责(他开始不肯,怕说不清。这可不行,事情都有个开始,这也是锻炼,担当重任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原打算在大队夜校半天的培训班,办了三天。邻村附近的亲套亲、友拉友也都来了。刚开始胡云珍不同意让外村的人听课,关门赶人。可大队外,人们围了几圈,就是不走。

    我跟他说,不让听也不是个办法。他才罢了。

    一时间,邻近大队家家户户忙着堆肥,满口比例、酸碱度等新名词。村里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都成了香饽饽,每天都有人请教,啥叫酸碱中和。

    七月底我和三姐夫,去历程县跑了一趟。从那的省果树研究所,买回一批优质新品种枣树――梨枣和骏枣。这两个品种是新研制的,抗病虫害、抗旱能力特别强,枣大核小甜度大。回来在各自的房前屋后、山上的自留地里,栽了一百多株。

    距我们村三十里,有一个省直企业尖山铁厂,专门派配套省钢铁公司,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