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 好贵的鸡食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8. 好贵的鸡食盆 (第2/3页)

翻滚,盘壁与外沿装饰着朵朵莲花。翻转看盘底,白瓷盘托中间有四个工整的隶书小字:康熙元年。

    这可是宝贝,绝对的宝贝!

    文物古董鉴定,我不太在行。只是前生看网络小说时,记不清那位大神写的有关古代瓷器方面的小说,吹嘘一件青花瓷在拍卖会上,拍到上亿美元。我认为水分大得怕人,专门上网查阅了有关青花瓷的知识,至今记忆犹新。

    青花瓷的制作,用天然染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下一次烧成(在古代达到1300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可见工艺之高),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淡。

    有清朝诗人龚轼曾以《陶歌》作诗而赞:白釉青花一大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可见在清代时,青花瓷也是至宝之物。

    青花瓷的制作历史起于唐宋,算得上历史悠久。至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制作,已趋于成熟。清朝康熙年间最为突出,有莹澈青翠,照亮静丽的艺术效果。明清时期,连欧州贵族也以珍藏青花瓷、炫耀自己的富有。曾有一个欧洲国王,用十二队火枪手,换对方的一套五件套青花瓷,被拒绝。可见其在世界上,也是国之瑰宝也。

    而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又分为纪年款和吉祥款。纪年款是官窑烧制专供御用,瓷器底落款为工整的隶书朝代年号,青花料色明丽,最为珍贵。而吉祥款为民窑所出,供应民间达官贵人。盘中有行、草书字样:福寿康宁、吉祥如意等词。

    我手中的,毫无疑问是一件出自康熙元年的纪年款青花瓷。盘中的双龙戏珠,盘底的隶书落款年号,可证其身份!

    当时可没有什么假货。

    御用贡品啊,过二、三十年这可是大笔钱,网上曾有记载:香港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极品青花瓷创八千万美元的天价!而我手中的这个盘,无裂缝,无残缺,我翻来复去仔细检查着,鸡仔的小尖嘴还软,没啄下什么痕迹,要不就有遣憾了。

    这件御用青花瓷,是怎么流落到民间的?偷来的,抢来的,还是御赐给吴家祖先传下来的?这个问题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