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当判第一(二) (第2/3页)
……
这个结论一出,众人都是一阵大哗,特别是那归照磨更是连连冷笑:“荒谬荒谬,刘邦明明是沛人,什么时候变成楚蛮子了?”
“别急,下面有考据。”读稿子的那个官员又大声地读起下文,归照磨一心挑错,立即闭上嘴巴,细心听起来。这一听,心中一震,张大了嘴巴,心中暗骂:诡辩,诡辩,这个陈艾牵强附会的工夫真是了得。
原来,陈艾接下来考证了半天,又扯到《史记》索隐中那句“高祖,刘累之後,别食邑於范,士会之裔,留秦不反,更为刘氏。刘氏随魏徙大梁,後居丰”
反正弯弯拐拐说了半天,最后得出结论刘邦是楚人。
其实,在座的各苏州府官员也不把这事当真,就当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倒也听得入神。
第三,陈艾又提出一个假设,这个三户指的是一个三户水的地名,项羽在此地大败秦将章邯。
最后,陈艾又说,所谓三户,指的是楚过的“屈、诏、景”三大姓,又道屈原为何曾任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
……
“哈哈,这个陈艾倒有些怪才”众人都大声笑了起来,在座各人大多是进士出身,即便是文化程度最差的归照磨也是个举人,一身学养自然深厚,也不会被陈艾这篇古怪的文字给忽悠住。
不过,陈艾的文字可读性极强那是肯定的,兼之旁征博引,就算有指鹿为马的嫌疑,可一身杂学却颇让人佩服,不是读书破万卷又头脑灵光之人,也写不出这种能把人绕晕过去的东西。
“如何?”等读完这篇文章,姚善也被陈艾这篇史论逗得直乐。
“有趣,有趣,做了这么多年考官,今天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稿子,当判第一以示鼓励。”所有的官员都小声地笑了起来,那个正在喝茶的官员更是“扑哧”一声将一口茶水喷了出去。
“好,就算他第一好了。”知府姚善提起笔就要在陈艾的第二份史论上画个圈。
“大人等等。”归照磨眼看着自己儿子这一题的第一就要被陈艾夺去,心中大急,叫道:“大人,犬子的文章老成醇厚,却拿不了第一,反倒是陈艾这种歪理邪说要夺魁,公理何在?”
“也不是这样。”一直没有说话的徐增山缓缓道:“府试可不比院试乡试,没那么正规。这份卷子若放在正规的科举考场上,自然是直接被扔到一边。可现在是府试,府试考的是士子对四书五经,古文经义,子集经史的掌握程度。我且问大家一句,陈艾这篇问素养吗?”
“是啊”众人都笑道:“即便是怪论,也得找出论据,陈艾这篇文章旁征博引,没十年寒窗的苦读,也写不出来。单就这一点而论,陈艾过府试这关已经够格了。”
“又不是考功名,弄那么严格做什么?”
“如果大家没意见,我圈了。”知府大人笑了笑,提起笔又在陈艾的卷子上画了一个圈。
这是陈艾第二次被姚善亲笔圈点,他的两道史论都夺了头名,已微露本科府试第一的趋势。即便是在往届考生中,也不常见。
或许,这个陈艾长在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