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不着一字 (第2/3页)
这种诗会,最最考量人的急智和文化积淀,不在此道上浸淫个十数年,强写出来也是徒增笑话。
哎,今天这个诗会就这样吧。
想到这里,花推官无奈地摇了摇头,大声道:“好,时间到,交卷吧!”
众士子都将笔放下,依次将卷子交到花推官的手中。已经有人开始低声议论起自己所作诗剧,检讨得失,切磋成败。一时间,塔下的空地上上响起了一片俄吟之声。
陈艾的情形,花推官虽然猜得不对,却也**不离十。
陈艾确实不会做诗,尤其是写这种命题作文。他倒是装了一肚子关于雪景的诗句,这些都是他以前上大学时背过的。只可惜,都是唐宋时期的作品。明以后的诗歌因为水准太低,没兴趣研究,到现在也记不得几首。
若是强写,虽然懂得古诗的格律,但以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墨水,就算写出来也是打油诗,没得笑掉人大牙,还不如一个字不写。就好象武林高手出招,你只要不出手,别人也找不你的破绽。
因此,他表面上还是保持着恬淡的微笑,一副高深莫测模样,其实心中却是一片苦涩:这次穿越还真是运气不佳,如果是唐初就好了,好歹也能抄几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的千古名句,就算是抄一首“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也能将明人甩出去两条街。
可老天爷偏偏让自己穿越到抄无可抄的明朝,奈何,奈何!
上次同解纶行酒令,并抄了一首诗应景,那也是自己运气好,恰好在书上看过。如今自己搜刮枯肠,直想得头疼,还是一无所获。
到这种地步,他只能叹息了:谁让郭沫若同学没写过雪景呢?总不可能将现代诗直接搬到明朝来吧。
“天上的雪花飘了,地上的雪地亮了。”
或者“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雪地,春暖花开。”
估计只要那么干,立即就会被人打将出去,沦为笑柄。
……
身边的士子们不管做得怎么样,可人家好歹也是搅尽脑汁写了满满一纸的字。
一直在盯着陈艾看的归元节早将陈艾的一举一动看得仔细,见他端坐不动,“咯咯”一声笑了起来:“佩萸兄,你怎么还不交卷。你乃是吴江县试头名,不会连一首普通的五言七言也不会做吧?”
语气中充满了嘲讽。
陈艾自然知道归元节有心看自己的笑话,却不在意,至少表面上还在硬撑,淡淡道:“诗词小道,非我不能,实不愿也。诗乃心声,有感而发,若真要强作,也是言之无物,却没甚意思。况且,在陈艾看来,写出来的东西既然不能比肩唐人,还不如不作。”
“好大口气,我看你是根本就写不出来,却在这里大言欺人。”归元节放声大笑起来:“还说什么诗词小道,文章才是正经。谁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