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淋尖踢斛(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一章 淋尖踢斛(一) (第2/3页)

官府的钱粮多年,年年催,年年拖,积累下来,已经是一笔烂帐,根本就没办法收缴。

    最离谱的是同里镇的一个农户,连洪武二十年的税款都还有交齐。偏偏此人穷得厉害,八年税款累计下来,就算将他一家老少来回卖上三次也抵不够。

    其实,如果换成任何一个朝代,遇到这种事情处理起来也简单。你没钱交税就是违法,直接缉拿归案,该充军的充军,该服劳役的服劳役,将人往有司一交就没地方官什么事了。

    可在这个年代不成,朱元璋最恨官员残害百姓。遇到这种事情,百姓因为穷交不上税款是你地方官没本事,可若因此捉拿百姓归案,那就是害民。

    反正无论你怎么做,都是你们当官的不对,先就地免职再说。接下来,咱们再慢慢审讯,就算你是一颗鸡蛋,也得从中挑出骨头来。

    这也是洪武朝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但凡遇到官民冲突,左右都是官员不对。

    “朕本淮右布衣,你跟朕的子民作对,就是跟朕作对。”

    如此一来,官员也不怎么敢管事。

    “哎,走司法途径这条路是断断不可行的。”陈艾叹息一声,看了看窗外的雪:“就算我有心这么做,衙役们也未必肯与我配合,他们可是好几个月没领过薪水的。要想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一般来说,遇到这种事情,加上自己又不熟悉情况,本应该找同僚商量一下。可现在的吴江县衙根本就没其他小吏,而胡知对这种经济事务也是一窍不通,根本找不到人商议。

    心中不觉有些丧气,看看天色已经晌午,衙门里又没有午饭供应,陈艾索性什么也不管,推开门朝裁缝铺走去。

    走两两条街,身上终于走得暖和起来。刚走到裁缝铺子门口,就嗅到浓郁的腊肉香味,让陈艾不觉精神一振。一个多月前郑重送过一百多斤腊肉,都是上好的猪肉,又用柏树枝熏成金黄色,下水煮熟,用刀切成薄片,举到眼前呈半透明状。咬一口更是满嘴是油,香得人想把自己的舌头吞下去。

    这年头也没有饲料猪一说,正宗的生态猪肉在后世可不好寻。

    不过,这玩意儿吃多也有些问题。

    家里的素娘是穷惯了的人,日常非常节省,成天不是腊肉猪白菜,就是白菜烩腊肉,吃得陈艾现在一看腊肉就头疼。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素娘端着一口大海碗走出门来,碗中照例装满了油光锃亮的腊猪肉,也腾腾热气冒出。

    陈艾忙问:“素娘,这都吃午饭了,你要去哪里?”

    素娘见是陈艾,“哎”一声,回答说:“原来是陈三回来了,午饭已经做好了,快回去吃吧。我刚煮了腊肉,给隔壁的于大婶送点过去。我说陈三啊,这些日子你整日都朝外面跑。如今都快要过年了,别……别闹出点什么事情才好呀!”

    这段时间里,陈艾没同素娘说白天都去哪里了,素娘又是个温柔的性子,也不问。

    至于梅姐,如今对陈艾也是又敬又畏,知道自家这个男人是个做大事的,也不敢问。

    因此,在衙门里做了这么长时间师爷,加上陈艾这段时间主要是在签押房里整理帐目,没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