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重访少林寺(三) (第3/3页)
寺内事物”,但明眼人谁都能看得出来,他就是主持,否则不可能住在方丈室,不过,我们进去的时候他不在。
方丈室东侧摆放的是弥勒佛铜像,墙上挂有“佛门八大僧图”和“达摩一苇渡江图”,还有一尊铜质达摩像,听延祥讲,是1980年日本赠送的,想想上届擂台赛冠军是日本的松下酷四,他在少林寺潜伏了整整十一年,从时间上推算也就是那个时间段混进来的。
方丈室后面是达摩亭,达摩亭西侧是东配殿,殿内有“阿弥陀佛”石像和“达摩面壁影石”。
寺内最大的殿宇当属千佛殿了,殿中供奉着毗卢遮那(即法身佛)佛像,东侧有白衣殿,西侧有地藏殿。
再往下走,是天王殿,它是一座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外面有两大金刚,里面则是四大天王像。后面是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神像,屏墙后面是观音像,两侧有十八罗汉侍立。大雄宝殿后面是藏经阁,这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殿前甬道有一口重约650公斤大铁钟。藏经阁之后便是东西两个禅房了。
接下来是锤谱堂,锤谱堂里有泥塑和木雕群像,演绎着少林武术的发展史及其丰功伟绩。
往东便是碑林,因为想早点儿赶到山门外,我没在碑林停留,穿过甬道,便看到一尊弥勒佛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开,世称“大肚弥勒佛”、“皆大欢喜佛”等等。神龛后面立有韦驮的木雕像,韦驮手握神棒,是少林寺的护院神。
再往下终于看到了山门。
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坐落在两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整体配置高低相衬,十分气派。门额上有清康熙帝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更添几分辉煌。
我紧走几步,在山门外举目远眺,进山的游客络绎不绝,暗想,永泰主持不仅佛道高深,经济头脑同样非一般僧人能比,毕竟,这些进山的游客要收“香火费”的。
突然,两老三少五位“游客”闯入了我的视线,其中一位似曾相识……
我揉了揉眼睛,没错是她,真的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