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十二) (第3/3页)
被旁边的董小坤狠狠地拧了一下。
“哈哈哈……错在脸皮太厚,活该!”小月幸灾乐祸地笑道。
回到蝙蝠洞,我俩也没心思练功,就各自取了本书在洞外看了起来,我拿的是《周易》,一目十行看了一遍,几乎不懂,又看了一遍,似懂非懂,直到夜幕降临,回到洞中,点起蜡烛继续看第三遍,还是似懂非懂,只是稍稍有了些心得。吃完晚饭,我拿起书准备看第四遍。
“喂,你在看什么书,这么入迷?”小月忍不住问道。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你听说过吗?”我举着手中的《周易》说道。
“两仪就是阴阳吧,四象和八卦是什么?”小月问道。
“不错啊,两仪就是阴阳,《周易》中的易卦里面最基本是阴阳,四象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对应着东西南北方位,八卦是八个基本卦,也称八经卦,主要有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分别对应天、水、山、雷、风、火、地、泽。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我侃侃而谈。
“听不懂!你过目不忘的本领的确厉害!”小月佩服地说道。
“什么呀,记忆和理解完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虽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但对《周易》的理解却很肤浅,尤其是在运用方面,更是觉得心里没底儿。”我说道。
“《周易》这本书倒是听说过,不过从来没读过,有用吗?”小月问道。
“什么话?《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你说有没有用?”我反问道。
“迷信!哪里有那么神奇?”小月笑着说。
“我已经通读了三遍,虽然里面有“迷信”成分,但它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历经数千年之沧桑,确实是中华文化的根本!”
“三遍?你读的也太快了吧,是不是能‘算卦’了,哈哈……”小月笑道。
“‘算卦’还拿不准,但掐指一算我却有点心得了,回头可以试试。《周易》中提出‘天人合一’思想,和咱们所练的武功确有相通之处。”我认真说道。
“你是说太极拳?”
“对!不过我只是觉得有相通之处,体会不深。唉,摸索着练不如有老师指导啊,等跟你回了老家,咱们一定去陈家沟拜访一下老师。”我说道。
小月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唉,这场大水一来,估计你又去不成了。不过我提醒你,‘天下武功出少林’,陈家沟固然要去,别忘了我们登封可有嵩山少林寺。”
“是啊,今年是去不成了,明年暑假吧。现在还不知道家里汛情如何,爸妈就我这一个儿子,总不能一走了之。希望大水快点退去,咱们能尽快回家,况且,燕山的村民老呆在山上也不行,食物就是个大问题。”
“恩,估计吕书记他们比咱们还要着急,洪水无情啊,当年爸爸带着我街头卖艺也是因为那场洪水,唉,但愿村民们能早点得到救援,早日回到家中,千万不要流离失所……”小月红着眼圈说道。
看到小月想起了当年家乡遭受洪灾,被迫跟着卢师傅卖艺的情形,我宽慰道:“洪水无情人有情,你家乡的水灾已经过去了,相信这里也会好起来的!”
小月擦了擦眼睛,说道:“好了,不提那些了,《周易》明天再看吧,把不用的东西吊起来,咱们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