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天然溶洞 (第3/3页)
说,哈哈。”我自我解嘲地笑道。
用绳索栓牢腰部,看小月固定好了上端,我一提真气,按照小月的方法,居然一下子攀了上去,回头一看下面,有点眼晕,站立不稳两手使劲往后画圆就要倒栽葱掉下去,小月一拉绳索,我顺势向前一扑就扑到小月怀里,把她牢牢地压在了下面……
“对不起,我……我上来了……”我尴尬地站起身,不停地拍打着身上的土。
“行啦,别拍了,土都在我身上!”小月脸色黑里透红。
等情绪稳定后,我仔细观察了那个洞口,发现只能容一个人爬进去,我从包里拿出手电筒小心地往里爬,洞是缓慢向下延伸的,向前爬了不到十米,洞内豁然开朗。
“小月,进来吧,里面别有洞天!”我向洞外喊道。
等小月也爬了进来,我照了照周围,发现头顶的钟乳石像是冬天屋檐下的冰柱,从上面垂下来,果然是个天然溶洞(钟乳石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水对石灰岩的长期溶解和侵蚀,地表水或者地下水通过岩石间隙渗透的时候溶解了岩石,之后水在以很小流量甚至滴落的过程中溶解在水中的碳酸盐重新析出,日积月累形成的)!
再往里走,发现整个溶洞左右延伸开来,我们先进的左洞,洞内雾气蒸腾,还有叮叮咚咚的滴水声,往上一照,看见不远处洞顶滴落的水滴如珠似串,落入洞底暗河,暗河一直延伸,不知延伸到哪里。
“哇,曲径通幽,真是人间仙境!”小月赞叹道。
“恩,这个天然溶洞在半山腰,若不是那段陡崖,恐怕会有好多人会来这里玩儿,咱们顺着暗河再往前走走,找找有没有适合练功的地方。”我说道。
我们沿着暗河流向小心地往前走,洞里时而宽阔平坦,时而狭窄崎岖,宽阔的地方有五六米高,十多米宽,狭窄的地方却只能容一人爬过去,暗河两边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岔洞,岔洞形态各异,有的还有溪水流出。
再往前走,终于找到一个高度约四米,面积三十平米左右的岔洞,洞顶没有水滴落下,洞底也很平坦。
“小月,你看这里怎么样?”我轻声说。
小月接过手电筒往四周照了照,“恩,恐怕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练功的地方了!”
出了岔洞,小月照了照暗流的方向,前面深不可测。
“不知道这水流到哪里?”小月说。
“我估计是穿过山体流向后山的山谷河流,咱们进来的洞口只是通往外面的洞口之一,肯定还有别的出口,右洞那边大概和这里差不多,以后练功就在这个岔洞里面,今天有点晚,咱们不练了,往回走吧。”
“好,明天再去右洞看看,这里太美了,我还没看够!”小月回答道。
往回走的时候,无意间向上一照,发现有几只蝙蝠倒挂在洞顶,身上还有水珠,我们走过去也没有反应。
“小月,我觉得除了多年前的猎人用工具攀到过这里,咱们应该算是第二批来的客人,要不要给这个溶洞起个名字?”
“好啊!”小月思考了一下,“叫‘蝙蝠洞’怎么样?”
“‘蝙蝠洞’……,恩,在没有想出其他更好听的名字之前,就叫‘蝙蝠洞’吧!”我说道。
出了蝙蝠洞,我遇到了一个难题:下不去陡崖了。
原来还觉得下山比上山容易,现在看来“上山容易下山难”的确凝聚了先哲的经验与智慧。
没办法,轻功还不会控制,尽管小月说了几遍如何控制下落速度的方法,还是不敢往下跳,最后借助绳索爬了下来,惹得小月一直说我“胆小鬼”。
不过,没怎么脸红,我的解释是:如果说自己还有一个优点的话,那就是“胆小”,胆小怎么啦?胆小是珍惜生命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