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老铁头(一) (第2/3页)
”说着把礼品往自己的方向拉了拉,好像怕自己真的什么忙也帮不上,对方把礼品再拎回去。
付伯伯不愧是老江湖,把这些细节看在眼里却立马转换话题,问起了老铁头的身体状况,年轻的时候的一些事情,现在有什么困难等等,几句话就和老铁头找到了共同话题,老铁头对他也大有相见恨晚的味道,时不时还传出两人爽朗的笑声。
我在旁边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也插不上话,他们说的全是些陈年旧事,什么知青,什么插队等等,不过,倒是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对这个不起眼的老铁头有了新的认识。
**曾经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老铁头算是知青的最后一批,他本名叫刘德胜,喝的墨水不少,除了种地的书没读过,其他各方面书籍却涉猎很广,因从小体弱多病,到了农村是学什么什么不会,干什么什么不行,还别说,学会了一样,那就是抽旱烟。因挣的工分少的可怜,而农村人只相信种田的把式儿,加上他性格内向,少与人交流,自是谁也看不起他这个文化人。可他饿呀,饿了怎么办?偷呗,山药,青玉米,土豆,烟叶……”,只要是能偷得到的都是他偷的对象,为这事儿,他游过街,挨过斗,之后该怎么偷还怎么偷,那时候谁家也没有余粮,他不偷就得饿死。
眼瞅着跟自己一块下乡的一个个回了城,他没有门路,又劣迹斑斑,再后来干脆就自暴自弃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也分了一点土地,可在农村这些年什么也没学会,大伙儿又看不起他,种的庄稼也是食不果腹,小偷小摸的毛病也没放下,腿瘸了之后,邻居白木匠看他可怜,送了他辆独轮车让他做点营生的小买卖,就是现在卖的瓜子儿、糖豆什么的,凑合着维持生计,农村的那点儿自留地,他一年只种一季,且品种单一,那就是旱烟。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有房有车,把钱看淡了,甚至有人还大骂“钱算什么东西”!钱虽然不算什么东西,但在一定条件下,却真的会让“英雄气短”。
老铁头总算找到了好听众,把这些年积压在心中的酸甜苦辣,郁闷,彷徨,一股脑儿地倾倒出来,而且说的思路清晰,逻辑合理,根本不像是一个农村糟老头子说的话。
付伯伯听完了陈述,默默地想了一会儿,对老铁头说:“这些年委屈您了,情况我会尽快给政府反映,给您一个交待。”停了一下,又接着说:“这次来,是调查关于夏天儿童失踪的案子,我们也是受了高人指点才来找您,麻烦老人家千万不要推辞。”
听到这儿,老铁头脸搐了一下,咬在嘴里的烟锅不动了,本来脸色就黑,现在变成了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