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十四)“加里波利烂仗”的终结 (第3/3页)
将6军部队投入到加里波利半岛的大规模战斗当中去的时候,这些部队正在“光着后背朝向大海”对敌人作殊死的斗争!现在6军已经失去了海军的支援,因此才会在利半岛寸步难移。在基钦纳抱怨是海军拖了6军后腿儿川”第一海军大臣费希尔勋爵插了进来,而费希尔的话更令邱吉尔感到茫然,因为费希尔居然说“从一开始他就反对在达达尼尔海峡的作战行动”而事实的真相阿斯圣斯相和基钦纳勋爵却都清楚得很!费希尔的突兀插话招致了内阁全体成员的一阵沉默。随后战时国防大臣接着以极其悲观的语调概述了其它战场的情况。如驻扎在法国的英国6军的炮弹消耗得太快。其度是以往军事后勤部门从未承担过的;订购各类军火的定单全都得延期才能完成;俄国的日渐虚弱可能使德国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将军队调往西线并恢复对法国的进攻等等。在说完这些之后,基钦纳继续详细的叙述英国可能遭受入侵的危险。他说他无法预料以后会生什么事情,他只知道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卫英国本土,如果在其它的战场上出现失误,那么保卫英国本土的任务就更加紧迫。鉴于当前的状况。他不能将先前许诺给约翰弗伦奇爵士的4个师派给他,因为这口个师必须留下来守卫家园。
基钦纳的话一说完,会议就把攻击目标转向了身为海军大臣的邱吉尔。看着这帮人几乎是要把自己生吞了的样子。邱吉尔开始据理力争,旁征博引的做了雄辩的回答。邱吉尔所说的大量论据都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事实和数据。他说,如果在三个月以前就知道在5月份可以有烈功至灯四人的6军进攻达达尼尔海峡,海军单独进攻并打通海峡的方案就绝不会被海军部所采用。邱吉尔认为,现在虽然许多事情都被搞砸了,令所有的人都大失所望,但是现在还没有理由灰心丧气或者惊慌失措,更没有理由把情况描绘愕比事实更糟,或者采取更多的不理智的行动。邱吉尔说,英国海军在达达尼尔海峡的作战行动并不依赖于而且从来也不依赖于“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在海军部一开始制定作战计划时,并没有考虑让这艘强大的战舰加入到作战的行列里来。现在将这艘主力战列舰撤出爱琴海是因为德国潜艇对这艘造价高昂的战舰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替代这艘战列舰的浅水重炮舰和其它一些经过特殊设计的军舰完全能够取代这艘战列舰的作用。这些后到的军舰在许多方面更适合于对敌人的海岸炮击并支援6军的行动,而且这些军舰基本上不怕德国潜艇的攻击。因此海军对6军的支援丝毫不会受到影响。夸大“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的作用或者认为一艘战列舰可以左右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并没有任何好处。至于炮弹的匿乏问题,只要英国的工厂竭尽全力生产,并且在兵力、大炮和弹药方面没有占充分优势之前避免那些草率的无谓的进攻,这个问题还是可以得到补救的。最后,邱吉尔认为,现在侈谈敌人对英国本土的入侵没有任何意义。海军部的所有人都不会相信,在英国海军的力量保持完整的情况下,任何针对英国本土的武装登6能够实现;即使以最坏的情况看,这样的登6实现了,入侵者也很难将攻势维持下去并给予加强。德国目前正全力以赴地帮助奥地利对付东面的俄国,没有任何理由假设他们会在这个时候转过身来调回军队入侵英国或进攻西线。他们根本没有余力抽调更多的军队。即便能够调动进攻的军队,他们也将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在准备好新的部队和积贮充足的弹药之前,应该完全停止在西线动的这种没有丝毫益处的攻势。现在应该集中可以调动的部队继续增援达达尼尔海峡,并优先供应在那里的6军部队同土耳其军队进行决战时所需要的军火弹药。应该完全抛弃那种关于入侵英伦三岛的恐惧。因为现在的英国已经不再象旧旧年那样的战备不足和缺乏守卫的军队,整个英国到处都布满了武装人员,还掌握着先前从未梦想得到过的准确的情报来源,并有比大战之初强大了很多的“大舰队”守卫。这些都是英国本土不会遭受入侵的保证。邸吉尔建议,可以让约翰弗伦奇爵士得到他要求的新增加的那几个师。但是他一定要在法国采取守势。真正的主攻方向,应该还在达达尼尔海峡。
邱吉尔的话在战时内阁会议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英国战时内阁还是象以前的很多次会议一样,没有做出任何重要的决定就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