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百九十六)阿列克谢夫的难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六百九十六)阿列克谢夫的难题 (第3/3页)

些天派出去的侦察飞艇,有好多都是一去不复返了。

    一些遭到炮击勉强飞回来的侦察飞艇上的官兵们说,到处都埋伏有中国人的“反气球炮”。

    结果这样一来,飞艇侦察的效果大打折扣。

    刚刚他就接到报告,一队侦察的哥萨克骑兵回来说他们亲眼看见一艘己方的侦察飞艇在返回的途中被中国人击落。

    如果那些哥萨克们的报告是真的话,那就表明,中队已经迂回到了俄军的右翼后方!

    可这支实行迂回作战的中队到底有多少人?

    如果是一支人数不多的部队的话,他现在想要挡住中国人,还不算晚。

    可如果是一支带有强大的炮兵火力的大部队的话,对还在向满洲里动进攻的勃罗西洛夫来说,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阿列克谢夫手上可用的兵力现在还有不少,但这些部队的火力,没有办法和装备精良甚至于可以说有些恐怖的中队相比。

    在人数相同甚至多于对方的情况下,阿列克谢夫也不敢保证,自己有把握挡住中国人的进攻。

    也许,在哈巴罗夫斯克的那些家伙们利用城市巷战阻挡中国人的进攻的战术才是正确的?

    也许,他现在立刻就下令让勃罗西洛夫后撤到自己这里才是明智的选择?

    也许,接下来利用堑壕和堡垒工事阻挡中国人前进的脚步才可能赢得战争最后的胜利?

    也许,只有在人数上,兵器上过中国人的时候,才能展开决战?

    也许,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

    也许……

    阿列克谢夫猛然觉自己想的可能有点远了,他收回了有些散乱的思绪,努力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清醒些。

    如果他是沙皇,他根本就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仓促和中国人开战!

    可现在,战争不但就这样可以说“漫不经心”的开始了,而且沙皇甚至不允许后退!

    这场战争难道真的是政治上的需要吗?

    难道短时间的撤退带来的后果会比俄军主力“全线崩溃”的后果更严重?

    难道装备不足、士气低落而且战线漫长相对处于劣势的远东俄军现在这个样子仅凭人数上的微弱优势就能够击败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总数近五十万人的中队?

    阿列克谢夫当然不知道,中队的总兵力要比他知道的只多不少。

    “我们应该赶快通知勃罗西洛夫将军向后方‘靠拢’,不然的话可能就来不及了。”作战参谋西科尔斯基少校有些焦急地说道。

    西科尔斯基特意用了“靠拢”而不是“后退”及“撤退”等敏感的字眼来提醒阿列克谢夫,目的可以说言自明。

    阿列克谢夫当然明白参谋官的意思,可他现在还是不能决定,是向勃罗西洛夫派出增援部队,还是让勃罗西洛夫后撤。

    好的差不多了,只是心跳还有些快一分钟一百多下算不知怎么回事……不管怎么样,明天恢复呵呵,求月票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